一大爺聽到李昭的話,也不禁兩眼冒光,賈東旭算是一大爺看著長大的,對賈東旭一大爺也是比較滿意的,就是文化水平低了些,只有高小文化,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小學畢業。
進了軋鋼廠之後,一大爺就將賈東旭收為弟子,悉心教導,只是賈東旭的天賦不太行,人雖然比較上進,但進廠快十年的他,現在只是三級鉗工,想成為四級鉗工還有點勉強,秋季的晉級考核,賈東旭有意參加,但把握也就在五五開而已。
現在李昭幫忙給調換崗位,工作能輕鬆一些,工資也能高几塊錢,他家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而且調工作後,他算是半脫產狀態,平時空餘時間也會多一些,也方便自己再帶帶他,爭取秋季晉級考核能成功晉級,一大爺不禁如是想到。
其實這也不能怪賈東旭,他本身天賦不夠,受文化程度拖累,知識量也不夠,其實車間生產中的很多操作,賈東旭都只是一知半解,這不僅是賈東旭的狀況,也是車間大多數員工的狀況。而像一大爺這樣的高階鉗工,基本都是靠天賦和經驗成的八級鉗工,對於很多東西他也是一知半解,只是知道該這麼做,而對於天賦不高的人,你告訴他應該怎麼做,而不告訴他為什麼這麼做,這些技能他是很難掌握的。
就比如有一個擰螺絲的笑話,漢斯貓工人擰螺絲是擰三圈,回半圈,而不理解的人就想,這不就是擰兩圈半嗎?殊不知,就是這回半圈就可以解決很多螺絲斷裂、滑絲、卡死等問題。
說的直白點就是螺絲在緊到最緊時,螺紋是處於變形狀態的,回半圈螺紋剛好處於正常狀態,而且正好可以使螺栓和螺母的絲牙處於吻合狀態。而這些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經驗,根本說不清原理,而對於賈東旭這樣的人來說,那就擰兩圈半。
其實直接擰兩圈半,沒有回這半圈,螺絲上緊後,螺紋仍然是處於變形狀態的,這樣就會使的螺栓在震動過大或者壓力過大的時候失去彈性變形能力,從而斷裂。
所以賈東旭學習鉗工有點困難,很多經驗的東西他都是死記硬背,完全不理解為什麼這麼操作,這樣的情況下,加工一些簡單的零件問題不大,因為操作不難,但加工一些複雜的零件,一些步驟他就不能理解了。
比如使用車床車一個複雜零件,有一個最優加工順序,假如這個最優順序是十步,理解的人會使用這個順序,這樣能用最短時間,且機器負載、磨損都最小的情況下完成,而賈東旭就很難找出這種加工順序,別人十步就能完成加工,而他可能需要十幾步,這就是差距。
而很多時候晉級任務都是這種零件,你對技術理解不夠,考核的時候自然會出各種問題,真正的高階技工加工的時候,那都是行雲流水一般的。最後的結果就是你的加工速度沒有別人快,加工過程沒有別人穩定,而裝置磨損、消耗等卻比別人大,這樣又怎麼能晉級呢?
“這是好事啊,你賈哥他們家有點困難,平時我也儘量幫著點,但定量就那麼一點,你一大媽身體也不太好,家裡的細糧都是緊著你一大媽吃,我能幫他的也有限。這能成為班組長,工資可以高几塊錢,勞動強度也降低的話,他們也能過得輕鬆些。而且他天賦也一般,這次秋季晉級考核,把握也不算大,這下時間多了,我可以多帶帶他,爭取這次能過。那這事要怎麼辦,需不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一大爺問道。
“這事簡單,什麼都不用準備,一會吃過飯我和您一塊去找你們車間郭主任,只要他點頭就行,我們一起去和他說說,這事一準能定下來。這事是上午開會剛定下來的,要傳開估計要到明天,別人還不知道,一會去找他說,他肯定會給這個面子,畢竟這個工作挺簡單,只要識字基本都能做好。更何況賈哥一直跟著你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您的面子郭主任也要給啊。”
李昭這說的是實話,現在全廠都從李昭這得到了好處,誰都明白,李昭以後一定能飛黃騰達,現在賣點面子,將來就可以十倍以上的收穫,各車間現在巴不得李昭去提要求呢!
而且因為李昭,他們今年每個人手裡可還都握著幾個招工名額呢,這好處可是實實在在已經給了,誰家還沒幾個親戚,這個時代軋鋼廠工作可是好工作。
更何況還有一大爺,他可是車間裡為數不多的八級鉗工,很多高難度工作都要他出手才行,也就這事一大爺不知道,如果知道他自己去都是十拿九穩的,更何況還有李昭。
說著兩人來到了食堂,飯菜還是老樣子,饅頭、窩頭、二和麵饅頭,土豆、豆芽、小白菜,李昭看著這菜也是無語,估計這個選單要吃十天半個月。
看到李昭的表情,一大爺也是不禁說到:“這還是好的,現在去菜市場買菜,也是這三樣,還是按定額供應,最少在食堂你可以混個飽飯,很多人飽飯都混不上呢。”
李昭也是無奈的點點頭。打好飯往座位走去,這時李昭看到幾個熟人,是幾個車間的車間主任,李昭這時也拉著一大爺往他們那裡走去,正好可以在這裡把事情說了,不用再跑一趟。一坐下,幾位車間主任就趕緊問好,今天他們是都被李昭給折服了,所以對於李昭分外客氣。
“李工,圖紙大概什麼時候可以下發到車間,我們可是都等著米下鍋呢,都準備大幹一場了。”這是焊工車間的吳主任問道。
他這次是主力軍,其他車間可以說都是在給他打配合,所以他也格外興奮,見到李昭就開始發問,而其他車間的負責人也都開始附和。其實這次吃飯他們就像是在開小會,正在合計後面生產怎麼配合呢,他們雖然都知道了李昭的方案,但具體怎麼配合還要商量,畢竟他們距離可不近,車間之間也沒有傳送帶之類的。
“很快,下午三點左右就可以把各部分的圖紙送到各個車間,而且倉庫改造方面的圖紙上午我已經給了後勤了。剛剛我去鉗工車間就看到後勤已經有人在那測量了,水泥沙子什麼的也運過去了,估計下午就能動手改造好,都是簡單的事情,主要是水泥全乾要點時間,後面需要注意。
除了後勤,首先還是要鉗工和焊工車間配合把生產線做出來,兩個多小時應該能完成,東西都不復雜,明天讓維修那邊把電路排好,下午估計就能組裝完成,後天就可以開始試生產了。”李昭回答道。
“電工不用明天,上午維修那邊已經開始運電線過來了,我過來的時候他們物資都準備差不多了,估計會和下午的廠房改造一起施工。按你說的,明天上午生產線估計就能組裝完成。”焊工車間吳主任如是說到。
李昭也是驚訝了,這幫人的積極性還真是高,按這樣算,明天下午就可以開始除錯生產線,畢竟現在還沒有變頻器,運轉速度全靠皮帶輪大小配合來完成調節,一旦確定,速度輕易就改變不了,這就需要人工把各個工作臺之間的傳輸速度除錯好,保證安全的同時,確保生產速度。
聊完車間裡的進度,李昭就對鉗工車間的郭主任說到:“郭主任,麻煩你個事情,易中海同志是我們大院的一大爺,對我挺照顧的,這次不是有個協調員的位置嗎,你看能不能給他徒弟賈東旭?”
郭主任一聽,也很高興,李昭可是要交好的物件,要求也很簡單,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直接回到:“這有什麼,就賈東旭了,我下午就給報上去,別的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這手裡還有三個招工名額,你那需不需要?”
這是其他幾個主任也是連忙說到,表示他們手裡也有三個招工名額,這時的一大爺都聽傻了,這也太簡單了,一句話就答應了,更有招工名額可以隨便用,這麼多人,這不是要招幾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