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防暴叉,以及抓捕叉,再演練熟練,基本上可以確保風險降到最低。
劉自強這樣的老警察立馬就看出了這防暴叉跟抓捕叉的好處。
為了驗證,他們直接找了家熟悉的金工車間,準備做幾副叉子出來。
剛開始他們只是做簡單的防暴叉,就是直接兩根鋼管車螺紋,然後可以擰在一起,前端的叉頭也可以再擰上去,三件拆下來,可以分開裝。
這種很快做了出來,然後試用了一下,特別興奮,特別好奇。
劉自強跟薛方亮他們用防暴叉互相叉對方,樂的不行,主要還是覺得好用。
當然,一旁的戴濤提出了改進。
讓孫林驚喜的是,戴濤出了上一世那種伸縮性的防暴叉,就跟摺疊雨傘那種,兩根管子一拉,一旋轉,靠著鋼珠固定在圓洞上。長一米二,伸展開達到兩米。
這稍微有些技術難度,但金工車間的師傅從廢軸承上拆出了鋼珠,然後鑽孔,再設計相關裝置。
居然,做成了。
在這樣的基礎上,孫林他們才開始做抓捕叉。
抓捕叉其實也不難做,去五金店買了幾個壓簧,其他的都能自己做。
最後,在實際演練中,他們發現如果在末端加裝把手,會不容易滑脫。
這叉子,一旦滑脫,就是災難。
很多鐵鍬上都有這種半圓形的把手,照做不難。
基本上,上一世防暴叉和抓捕叉的乞丐版都做出來,該有的功能都有,也標準。
這讓劉自強他們喜出望外,可以說,如果讓那四個少年演練熟練,他們兩個警察根本就奈何不了四個學生。
孫林記得國內目前還沒有防暴叉,上一世,好像是2004年我國從rb取經,開始製作。
劉自強對防暴叉簡直愛不釋手,對著孫林很認真地說道:“你去申請個專利,到時候我建議江東省範圍大量採購。”
孫林笑著說道:“這類似的叉子日本已經有了,真要申請智慧財產權,還是歸你們警察局比較好。我就是個大廚,搞好自己的專業就行。我這幫你們抓人已經有點不務正業了啊!”
劉自強拍了拍他肩膀,“行!我們建寧警察局承你這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