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的長途運輸的確是個問題,但是溯江而下,使用一些科學手段,還是能夠保鮮的。
在冬天完全不是問題,低溫的時候,魚實際處於半休眠,新陳代謝很少,身體機能保持完好。
但是夏天的話,就有點難度。
孫林還是上一世跟方世國大師學了些魚的做法以及好的淡水魚取材、養殖、運輸的知識。
聽周斌詳詳細細地說起內河船運的事情,運魚船有專門養魚的活魚艙,魚艙兩側水線以下或船底開有若干個進水孔,艙內水面處設排水孔,進、排水孔都裝有可手控或遙控的閥門,靠水的自然流動迴圈使艙內的水保持一定溶氧量,他就基本懂了,人家這是有多年的經驗。
周斌家鄉的鄉支書,是個復員沒幾年的漢子,發誓帶著鄉親致富,想盡辦法養魚不說,還說服鄉里,湊了錢訂做了可以在長江航行的運魚船。
這次周斌父母也膽大了一回,跟著這個鄉支書搏一把,到更加發達的江東省來賣魚。
一條不算大的貨船,三萬多斤魚。
聽周斌說,是縣裡原先的貨輪改的,排水量一千二百噸,實際載重超過八九百噸。
孫林算了算,改裝之後,這一百五十多噸魚,按魚跟水最多一比三來算,光是魚跟水得有六百噸,算是比較謹慎的了。
路途近一些,魚跟水一比一的也大有人在。
看來這鄉支書膽子雖然大,腦子也是有。
先來試試水,以後再做計較。
孫林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周斌的老家人顯然沒有想到,江東省就是淡水魚豐產之地,大江穿省而過,江南自給自足,江北後來是全國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
他家的水產公司已經開始聽他的部署,在蘇北跟一些水產研究所合作,興辦淡水魚養殖場以及小龍蝦養殖場。
他想要勸周斌,但是人家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都準備好了,這兩天就在收魚。
況且人家憑什麼聽他的勸?
看到周斌眼中的希冀,他著實不忍心。
鄂北省清江魚,赫赫有名,實際上只適合中高階市場。
清江發源於鄂西的山間洞泉,由兩千多條山泉彙集而成。清江水酸鹼度適中,溶氧量充足,水質清新,富含多種礦物質和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說是天然礦泉水,
好山出好水,好水養好魚,清江魚一直都有名氣。
尤其是後世經濟發展起來,老百姓有點錢,對魚的需求一下子就提升上來,不再是傳統的鰱鱅草魚鯿魚,美味的清江魚成為了首選。
清江魚以清江鱘魚等五大類為主,在後世推廣開來要感謝以魚類為主打的火鍋類品牌,以及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