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才知道,為什麼這些雜牌辣條價格能夠這麼低。
就衝著這個衛生條件,低是很正常的。
一開始,根本就沒有人關注這些東西。
媒體這邊,眼中也只有飛龍,其他的小作坊他們自然是沒有興趣的。
等到飛龍放出他們的新宣傳片後,媒體才把目光放在了這些小作坊上。
飛龍的身上,已經找不到什麼新聞了。
消費者對於飛龍十分的熟悉,飛龍的生產條件又好,根本就不可能產生什麼負面訊息。
如此一來,媒體便開始調查這些小作坊。
真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這個時候媒體才知道,這些小作坊的衛生條件會這麼的差。
衛生差的話,最多是讓人噁心。
可是在有些小作坊,媒體還發現了不能使用的新增劑。
為了讓辣條的顏色更好看,同時還能省油,有的小作坊用上了工業染色料。
這東西吃多了,那的真的會出問題的。
整個辣條行業,頓時就危機重重了。
一時之間,整個中山的消費者再也不敢買這些雜牌辣條了。
要是真的想吃,他們也只會選擇飛龍牌辣條。
整個行業出現了這種問題,飛龍牌辣條的銷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相比於那些小作坊,飛龍牌受到的影響還是很小的。
在行業爆雷之前,飛龍牌已經展現了廠區的衛生環境。飛龍牌的名聲在這裡,消費者還是很放心的。
銷量受到影響,主要還是新增劑的事情。
為了儘快解決這件事情,羅陽華請來了相關檢測部門和媒體。
經過隨機檢測後,飛龍牌的辣條並沒有新增劑。
如此一來,消費者對飛龍牌就更加的信任了。
四月底,飛龍牌又一次舉行了總結大會。
總體來說,飛龍整個四月都在平穩的發展。
如果沒有行業爆雷這件事情,四月份的總體銷量應該能夠突破七千萬。
後續幾天的事情,給飛龍牌的銷量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飛龍牌想要在四月衝擊七千萬銷量的目標,最後還是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