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cpu,第二個是記憶能力,第三個是英特網的速度。
cpu今天有十幾億的感測器,這是一個很恐怖的資料了。
在三十年以後,它會達到三百億的十次方,就是比人腦的處理速度還要快一百倍。
這樣的速度,已經完全超越了我們當前的認知能力。”
李興文的這個推測,不少人還是認可的。
晶片的發展,是有一個摩爾定律在的。
按照這個定律的話,李興文說的完全正確。
“注意,這是已經超越了現代的晶片處理器的技術,三十年以後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個cpu的處理能力。
有這麼強大的處理能力,那麼計算機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李興文在臺上侃侃而談,都是他在未來三十年之中的見聞。
對於李興文而言,這些都是他親眼看到,親自體驗過的。
有了這些體驗在,李興文所說的十分真實。
在場的人沒有想到,李興文對於未來會有如此詳細的講解。
從李興文說的話當中,他們就好像真的感受到了一個資訊時代的來臨。
不得不說,李興文這一段段話,真的讓他們十分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李興文這一講,大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看了一下時間,李興文最後停了下來。
今天這個會議,後面還有不少人要發言。
李興文要是把時間都佔了的話,多少有點說不過去。
“今天時間有限,我就說這些,謝謝大家。”李興文說完之後,便直接下臺了。
臺下的人還沉浸在剛才的演講當中,一時都忘了鼓掌。
一直等李興文下了臺,掌聲這才響起。
孫政一是帶頭鼓掌的人,起初只有稀稀拉拉一點點的掌聲。
隨著李興文的坐下,掌聲頓時遍佈了整個會場。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李興文剛才的演講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孫總,這是你從哪裡請來的貴賓?”坐在孫政一旁邊的路易士問道。
孫政一微微一笑,“你覺得他的演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