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做看到李興文坐了下來,這才一一坐下。
環視了一週,李興文開門見山道:“今天我來公司主要是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應對接下來的降價大潮。”
說到這件事情,在場的管理層全部認真了起來。
早在三月二十六號,長宏這邊便開啟了價格戰大潮。
在這麼一種情況下,其他民族企業紛紛跟上。
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對抗外資企業。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幾家民族企業都參與到了降價大潮中。
面對這一種情況,飛龍現在正在抉擇當中。
現如今公司內部,為這件事情吵的是不可開交。
說到底還是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援降價,另一派自然是反對。
反對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飛龍壓根沒有必要參與到這場戰爭當中。
要知道飛龍的每一個產品,在市面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降價對於飛龍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
現在那些民族企業之所以降價,那是因為產品力和競爭力不足。
他們能夠拿出手的,就只有價格這一個因素了。
他們如果不降價的話,遲早要被外資企業吞併。
如此一來的話,還不如選擇降價來放手一搏。
如果能夠博出一個未來,那自然是最好的。
就算博不出來的話,那也不能讓外資企業好過。
現在降價的民族企業,基本上都是抱著這麼一種想法。
除了少數幾家公司,是真的有足夠的打算才進行降價的。
剩下的一些企業,基本上都是無奈的跟風之舉。
飛龍跟這些民族企業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產品力上面,飛龍真的不怕外資企業。
降價對於飛龍來說,好處真的太少了。
正是考慮到這些,飛龍才會有這麼多的反對派。
至於贊成派的話,他們的想法就更加簡單了。
現在是民族企業保衛戰,飛龍作為民族企業的一員,自然是要參與到其中去的。如果現在旁觀的話,對於飛龍的名聲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在過去的發展當中,飛龍一直自詡為民族企業的代表。
現在其他民族企業全部下場廝殺了,飛龍如果在作壁上觀的話,肯定會引起消費者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