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和頌聽了點點頭,李興文這樣說的很有道理。
「李總,你是想預留後面擴建的空間,對吧?」
李興文點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我覺得未來騰龍汽車總生產基地,年產量應該在二十萬輛左右。」
聽到李興文這個目標,晏和頌倒吸了一口涼。
「李總,這個目標是不是有點太遙遠?」
要知道現如今的華夏,一年汽車的總銷量在五十萬輛左右。
李興文一開口,就說要建一個生產二十萬輛汽車的總基地,這太嚇人了。
「我說的是以後的目標,現如今的延產量定在五萬左右就可以了。」李興文解釋道。
聽到這個數字,晏和頌才放下心來。
他剛才真的是很害怕,李興文定這個目標不願意更改。
現在看來,他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了。
李興文能夠把飛龍發展到這種地步,自然不會過於自大。
現在的騰龍汽車,說好聽點是一個資自主品牌。
說不好聽一點,那就是一個剛出生的小孩,什麼都沒有。
年產二十萬的目標,簡直就是在自欺欺人。
「按照年產二十萬的資料算的話,最少要四千平方畝土地。」晏和頌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李興文點了點頭,「昌東有合適的地方嗎?」
「地皮肯定是有。」晏和頌回道,「這幾天我查詢了一下,不過交通條件不是很便利,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
李興文點了點頭,現在建廠最重要的因素,恐怕還是相應的配套設施。
如果沒有這些設施,那就是意味著製造成本會很高。
這對於飛龍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重新找地方。
看來昌東這塊地,確實不適合發展汽車產業。
「你們有什麼好建議嗎?」李興文詢問道。
現如今對於飛龍來說,汽車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在這麼一種情況下,短時間內想要做到全套設施由自己提供,這明顯是不
現實的。
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整車下線這一塊由騰龍來負責。
相應的配套設施,從其他地方採購。
在李興文的心裡,深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