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胡天強離開的背影,李興文微微一笑。
胡天強想喜歡蹦噠,就讓他多多蹦噠幾天,以後有他哭的時候。
原材料的事情,李興文早就解決了。
胡天強想用這件事情來看李興文的笑話,那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生產線幾乎都沒有停過。
為了趕出這十萬包的辣條,喬正明他們幾乎快三班倒了。
就在交貨的前一天,其中一條生產線出問題了。
喬正明是急得不行,沒想到會在這最關鍵的時候掉鏈子。
按照目前的這個速度,三天內湊齊十萬包辣條並不是什麼難事。
現在生產線出問題了,想要達成這個目標就有點難了。
李興文知道這件事情急不來,便讓喬正明去找人來維修。
至於這些工人,李興文安排他們去其他崗位幫忙。
廠裡的機器不是第一次出問題了,喬正明把上次的維修師傅給請了過來。
這次出問題的是流水線,維修師傅根本就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流水線這樣的東西,在整個淩水鎮都沒多少。
除了國企的人,恐怕其他人都沒見過。
沒見過的東西,師傅自然是沒辦法修的。
這可把喬正明急的不行,現在是緊急關頭,可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劉新民在知道這件事情後,自告奮勇的把這個任務給接了下來。
作為一個在淩水鎮長大的人,劉新民認識的人自然也不少。
中午的時候,劉新民便帶著維修人員來到了廠裡。
經過一個下午的維修,生產線總算能夠正常使用了。
看到這一幕,喬正明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這幾天的產量,關係到飛龍牌的未來,是絕對不能出問題的。
現在生產線修好了,這十萬包辣條的目標就能順利完成了。
李興文讓劉新民把維修的人請到了辦公室,好生招待了一番。
維修師傅叫做顧永昌,四十多歲,是國企機械廠的一位老師傅。
現在國企半死不活的,他們沒有辦法,只能出來接點私活維持一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