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想法,都是琴曉曉個人的,對於琮先生的行為,琴曉曉失去了耐心。
或者說,因著久處時生出的委屈,讓她潛意識裡下意識的拒絕了琮先生所作為背後的想法。
其實琮先生不容易,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如果不換個立場思考人和環境,思想就很容易進牛角尖,很容易被束縛,很容易活在自我當中,如地底沉默的火山一般,伺機爆發。
琮先生身為一個股東,做事自然不能像普通員工一樣,三點一線,打卡生活。
他更多的中心是家庭以及孩子。
其實琴曉曉不應該抱怨的,畢竟路是自己走的,選擇是自己定的,那麼後果,她就應該想象的到。
琴曉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比較自我化,她只覺得,琮先生不應該在××事情上這麼對待自己。
或者說,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心中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琮先生對琴曉曉說的什麼可以隨自己的脾氣,在門店裡可以隨自己的心意做事,這些話聽聽就行了,不能放在心上。
如果真的如,一開始琴曉曉的心境,只是單純的努力想要開單賺錢,那麼後來的情緒不穩定,就是嚴重摻入了個人的感情。
也許是日久生情吧,也許是在工作中的相處 吧。
琮先生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平心而論,琴曉曉心知肚明,沒有,琮先生反觀很睿智。
是琴曉曉自己內心的不甘,只狹義的看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身,也就是從一開始,琴曉曉就不自知的在淪陷,而琮先生則是眼目一片清明。
所有事情的發生,琮政鄔的處理方法都是在專心衡權利弊後,做出的選擇,如果琴曉曉覺得不公平,那麼琴曉曉退一萬步該反思自己,自身的價值不夠份量。
誰都不應該心生怨懟,只是思想作怪,讓人痴心妄想,生出一堆魑魅魍魎。
琴曉曉不清楚嗎,清楚的話,為什麼還會這樣,這就是琴曉曉軟弱的自欺了。她喜歡抓細節,形成了病態般的心理。
她最初的想法已經漸漸消失,多的是,越矩的行為。
她不是沒有意識到,等意識到了,便成了亡羊補牢。
琮先生不是沒有在乎過琴曉曉的,只是憑心而論,他能怎麼在乎呢,人都是自私利己的,他只能在不危害自己家庭與利益的情況下,在稍微空餘的時間裡,給予琴曉曉一點點愛。那麼重點就來了,一旦觸及了琮先生固有的生活狀態,琮先生會第一時間推開琴曉曉,毫不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