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人和島國人的陰謀,楊博一點也不知道。
開學了!
九月一號,是小學開學的日子。醫學院開學要晚一點,到九月五號。
楊博和老彭一起送小媛媛去陳村小學上學。一年級一班的班主任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教師,姓陳。
陳老師首先召集了各位家長開了一個家長會。老彭不大敢出席,求楊博幫忙。
楊博義不容辭,作為小媛媛的家長出席了這個會議。
陳老師在會上首先強調了家長對小孩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完全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輔導。具體的有每天督促孩子做作業,並檢查改正後簽名才帶回學校交給老師。教育孩子在學校要遵守紀律,聽老師的話。陪孩子做一些老師佈置的家庭手工作業等。如果有家長做不到的,會收到來自學校的警告。如果警告過了還是做不到,那麼孩子的成績不好,老師不負任何責任,由家長自負。
楊博心想,現在的家長的責任變得這麼重大了嗎?如果有家長沒文化,那孩子還能學好嗎?不過楊博自然不會在這種場合提出異議。
然後陳老師又把一年級所需要購買的學習用品列了清單發給家長,楊博看了一下,主要是一些作業本和輔導書,需要家長自行到書店去購買。最後有一份少年報選訂,說明是家長自己選擇是否訂閱。可是陳老師又口頭補充了一句,這份少年報會附贈一套測試題,這個學期所有測驗都是用這套測試題的。
好吧!楊博不差錢,馬上拿出一百塊錢交給老師訂閱少年報。不過有些家長就有些微詞,說是自由選擇,但其實只有一個選項,只是也沒有家長敢不交錢。
最後陳老師給了兩個微信群的號碼,一個是班群,用於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另一個是家委會群,要選幾個家長組成家長委員會,對班級事務進行監督。
楊博知道老彭不會弄微信,就把自己的號碼加了班群,他怕小媛媛在班裡受到歧視,把暱稱設為彭佳媛爸爸。好吧!暫時當小媛媛的爸爸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至於家委會就算了,有好多個家長搶著要進,沒楊博什麼事。
散會了,楊博正想走,沒想到陳老師說:“彭佳媛的家長請留一下。”
楊博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站著沒動,等所有家長都走了,陳老師把楊博叫到講臺前,看著楊博,眼神有點冷,“你就是彭佳媛的爸爸嗎?看著很年輕啊!”
“呃!”楊博想說不是,但一時不知道怎麼介紹自己的身份。
“我不知道你跟校長有什麼關係,硬要把彭佳媛分到我的班。開學前我對彭佳媛做過測試,她根本沒有經過學前教育,一些很基礎的知識都不懂。我的班講課的進度是按照有基礎的來安排,如果一開始就跟不上,以後只會越來越跟不上。”陳老師有點疑惑的看著楊博說:“我聽說是因為她在鄉下跟著爺爺長大的。”。
楊博知道小媛媛開學前是有進行過測試,不過當時是老彭帶她去的學校。說不定當時陳老師給老彭說了些什麼話,搞得老彭今天連開家長會的勇氣都沒有。不過楊博用的是楊心怡的關係,只說想要進好一點的班,原來就是進了這位陳老師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