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和傘兒對視一眼,各自能夠看到對方眼中的慶幸喜悅之色。
既然只是虛驚一場,心上人並未離自己而去,趙敏再度恢復冷靜,道:“既然你已經隱瞞了我這麼久,為何不繼續隱瞞了?”
阿大臉色複雜,嘆道:“原因有很多。其實這一年來我內心一直飽受折磨,從無一日安寧。今見郡主心如槁木,悲痛欲絕,小人心中更是猶如刀割,即便豁著一死,也要讓郡主瞭解真相。”
趙敏冷冷道:“我傷心,你難過什麼?”
阿大回憶道:“小人年輕時蒙一位異人授我劍術,也算略有小成,後來加入丐幫,一路積功升為長老。那個時候,一眾兄弟意氣相投,肝膽相照,江湖中的日子雖然少有安寧之時,但卻是小人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小蕭幫主被老幫主帶到丐幫時,才只有兩三歲的年紀,當時我們一幫老兄弟誰沒有抱過他?雖然他現在成為了幫主,但我相信在那幫老兄弟的心中,對他除了上下屬的敬服之情外,更多的還是將他當子侄一般看待。可惜小人當年一時鬼迷心竅,從此跟眾兄弟反目成仇,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趙敏臉色略緩,道:“這跟你今晚的決定有關係麼?”
阿大跪地道:“小人一生無兒無女,只有當年在小蕭幫主身上,才充分體會到一個長輩的感覺。而且小人伺候郡主十幾年,豈會沒有感情?若論這世間我最不想傷害的人,肯定非小蕭幫主和郡主莫屬了。再說,丐幫沒了小蕭幫主,大好勢頭必會中斷,我雖然叛離丐幫,但卻也希望丐幫越來越好。先前奉王爺之命暗算小蕭幫主,小人已經是愧疚無比,如今眼見郡主相思成灰,有殉情之志,小人怎能坐視?”
趙敏道:“你就不怕我父王殺了你?”
阿大道:“小人也怕死,但小人苟活了十幾年,臨老之際,也想隨心一次,便是死了,也無憾。”
趙敏在帳中走了幾步,道:“既然如此,你們幾個就跟我回王府,咱們去將蕭郎救出來。”
阿大道:“小人遵命。”
趙敏道:“事不宜遲,咱們現在就走。”當下撿起寶劍,率先走出大帳,卻見汝陽王正站在外面,一臉陰沉。
趙敏止住腳步,道:“父王都聽到了?”
汝陽王道:“敏敏,你真的要為了那小子跟父王為難麼?”
趙敏道:“父王,我不想為難您,但也請您體諒女兒。”
汝陽王失望道:“看來你是鐵了心要救那小子了,不過今日又我在,你哪也去不了,乖乖的回去休息,等過段時間,為父幫你尋摸一個公侯之家,早日成親。”說罷,一揮手,周圍親兵圍攏過來,將趙敏幾人團團圍住。
趙敏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突然抽出寶劍橫在脖子上,對汝陽王斬釘截鐵的道:“父王,如果你一定要逼迫女兒,女兒只好以死明志了,這輩子,除了蕭璟我誰也不嫁,今天不讓我走,我就死在你面前,先到九泉之下去等他。”
汝陽王大驚失色,又驚又氣,指著趙敏道:“敏敏,你,你太讓為父失望了。”
趙敏流淚道:“我知道我對不起父王,但女兒真的不能沒有她,請父王原諒女兒的不孝,您對女兒的大恩大德,女兒只有來世再報了。”
汝陽王臉色鐵青,頓足道:“你先將寶劍放下,為父答應你就是了。”
趙敏搖頭道:“請父王讓開一條路,讓女兒現在就走。”
汝陽王無奈道:“好,為父都聽你的,你千萬別傷著自己。”當下吩咐兵卒讓開一條大路,並牽來趙敏等人的寶馬,眼睜睜的看著趙敏帶著阿大三人揚長而去。
汝陽王心中鬱氣難平,養了多年的女兒,卻因為一個外人以死逼迫自己這個父親,這讓他如何不怒,深感自家寶貝女兒被別人搶走了。
在帳中生了一個時辰的悶氣,汝陽王艱難入睡,第二天一早,剛要拔寨起行,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隨即便看到一隊欽差儀仗逶迤而來,為首一個太監騎在馬上,趾高氣揚,一路跑到汝陽王前面不遠處,大喝道:“聖旨到,汝陽王接旨。”
汝陽王一愣,不明白朝廷為何突然有旨意下達,但還是急忙命人擺下香案,帶領大小將尉跪地接旨。
那太監捏著公鴨嗓子唱道:“詔曰:皇后奇氏承娘喜得皇子,朕心大慰,故邀眾王公貴胄、宗親耄老、少長賢達於滿月之日在宮中同赴福壽宴,為皇子祈福慶生。接旨之時,不得拖延,當即刻入京。欽此!”
汝陽王神情愣愣,心中思緒恍惚,半晌後,道:“臣接旨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