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妾國> 第四十八章:胸無大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胸無大志 (1 / 2)

聽完皇帝的一番話,謝佑邦行拜禮受教。

這個偏安一隅的南方國家,失去歷史上的雄關峻嶺,無險要之地可守。奪回幽雲十六州是歷代帝皇的孜孜不倦的夢想。本想主動出擊,面對的卻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塞,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出來報道的謝佑邦,得知自己穿越在一個類似南宋的架空皇朝,不同的是在外敵入關時,北方遊牧民族把皇帝直接殺了。整個國家動亂不堪,民不聊生。

趙國自立過以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文人地位水漲船高,人人以做文人為榮,趨之若鶩。造成嚴重的重文抑武,武人地位竟然不如商賈。

這樣情況導致趙國社會風氣以文為美,以柔弱為美。整天吟詩作對,風花雪月,消磨鬥志,時人養成軟弱的性格,毫無陽剛之氣。戎人一來,紛紛出逃。

時無英雄,使秦文業和趙旭這兩個不要命的混蛋成名。他們兩個聚集都城一萬仁人志士,江湖豪俠,抵抗戎人。以少勝多,軍隊和人才也滾雪球一樣迅速變大。歷經五年,天下才定。

剛開始趙旭和秦文業一樣,想把這些文人全部砍掉,免得看到鬧心。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等他坐上那個位置,考慮的就不一樣了。

這群臭書生手無抓雞之力,性情軟弱,但是在治理政務方面頭頭是道。經歷動亂後一團糟的國家,在他們治理之下百廢俱興。趙國作為一個偏安一隅的國家,苦苦支撐一百多年,其實他們功不可沒。

“聖人,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想收回幽雲十六州不一定要打仗,我們可以透過外交把幽雲十六州贖回來。

現在我們和戎人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他們需要我們的鹽茶酒糧,我們需要他們的馬匹,牛羊。而且戎人在貿易方面出弱勢,越來越依靠我朝。

假以時日,我們控制戎人的所有貿易後,將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把北戎控制住。幽雲十六州自然而然歸於囊中。”

謝佑邦十一年來對趙國的瞭解,以趙國人的尿性:打仗,打什麼,不如去找個館子聽曲兒了。再說了,打北戎那些窮到不要命的蠻夷,即使贏了把他們的國庫全翻了,都沒有趙國一個州富裕。

趙國人認為,想打仗的都是傻的。沒事你去欺負一個又窮又不要命的國家幹嘛,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所以一百多年以來,趙國都是主和不主兵。北方民族一南下,馬上派人議和,兩國達成盟約,再修就好。

只要趙國每年上貢點錢給北戎,不到一個下州的賦稅,就可以買得太平。

趙國人商業繁榮,精明的商業頭腦肯定能想到:用不到打一次仗的百分之一錢和認一下慫,就能和平解決的問題,何樂不為呢?

還打什麼仗?用錢能解決的事,你傻大個地用命解決。如果你這個想法,保證街頭那個五十歲的寡婦會一巴掌抽過來,抽醒你這傻個兒。你還想還其他小媳婦想她那樣守寡嗎?

當兵?呸!賣冰糖葫蘆的大叔會一棍子敲死你,要當你去當,我家兒郎要考進士做大官。

所以謝佑邦那皇家軍事學院,名頭好聽,實際一年比一年差,他自己都懶得去理了。

“糊塗!孫子兵法的開篇便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商賈始終是末流,控制整個北戎的貿易,如果國家沒有實力,就像小兒懷重寶。北戎上馬殺過來就輕易把你十幾年的經營給搶過去了。所以收回幽雲十六州,兵戎相見,沙場較量是免不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