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乾大殿,趙旭和朝廷重臣商議政事。
祭天時發生的意外,朝野上下對此議論紛紛,民間謠言眾多,又引起一連串的慘案申冤,一時人心惶惶。朝臣小心翼翼,怕激怒聖人引來災難。
御史中丞郭先中出列,手中拿著象笏對著聖人鞠躬施禮,然後說:“臣有事啟奏。”
趙旭看了常德一眼示意准奏,常德用他特尖細的聲音說:“準·······”
御史臺大夫鄭克莊昨天連細軟都顧不及收拾,就奉命去北蘇察看災情,巡視防堤,代天子巡查災區。
現在御史臺由御史中丞郭先中代理主官的一切事務,聞風奏事,監察百官,肅正綱紀。
“十多年來,臣未聞登聞鼓響。昨日卻一連三次響起,實在是駭人聽聞。
藤裡縣崔氏女告吏部侍郎陳遇堅謀殺無辜,貪汙受賄,賣官鬻爵;永安縣王大發告永陽縣縣令郭浩私通民妻,陷害無辜,貪贓枉法。玉和縣錢來告玉和縣縣令鄧宇仁和糧商孫有財,官商勾結,抬高糧價,倒賣災糧,暗中勾結土匪,殺害錢來一家。
件件慘案,實在觸目驚心。臣懇請開設三司會審,為民伸冤,望聖人准許。”
御史中丞郭先中錚錚漢子,說出這三件慘案眼有淚意,朝中大臣即使之前已經得知這些慘案,再次聽聞也不禁傷悲,嘆氣連連。
陳遇堅聽了汗流浹背,如火鍋裡的螞蟻。昨天他聽到崔瑩瑩竟然去敲登聞鼓,把他告上朝廷。現在這種時期想大事化了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被抓到那他就完。他當時就安排馬上補救,自己的大靠山李飛鴻又奉命巡視邊防,巡視軍隊。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把所有的證據都銷燬,把崔瑩瑩從這個世界消失。
”臣,冤枉。請聖上為我做主。臣自任命以來,兢兢業業,不敢鬆懈,也未成有錯失。臣家中就老妻一個,並無偏房小妾。臣一心為國家百姓,不曾在意女色。根本不認識崔氏女,那定是有心人想誣衊忠良而設的陰謀詭計,請聖上為我做主。
陳遇堅先把自己一直以來的功勞苦勞說出來,給皇帝和大臣留個印象。再說自己的家風嚴謹,無小妾姨娘,再把一切推向陰險小人。陳遇堅畢竟也是精明的人,一套說辭下來爭取了不少信任。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陳侍郎,這些都是為人臣子應該做的。崔氏女告你的條條罪狀,條條有根有據。三司會審定是公正嚴明,絕對不冤枉一個好人,也絕對不會放過任何的壞人。陳侍郎,我們定會秉公辦事,這個你放心。”
平時,郭先中很少像今天這樣火爆,咄咄逼人。現在不知道為什麼,話裡藏針,句句針對陳遇堅。也不管他的姐夫是自己是頂頭上司鄭克莊,一點情面也不留。
“懇請聖上開三司會審,為民做主。”
郭先中鏗鏘有力地說,一股浩然正氣從他身上散發出來,環繞整個正乾大殿。
“臣附議!”
陸陸續續十來個朝臣受到郭先中的正氣影響,不顧李飛鴻一派的勢力和曲陽陳氏的影響,挺身而出,伸張正義,為民做主。
“聖上,臣認為不必為這些子虛烏有的事浪費精力,令忠臣賢良惶恐不安。現在正是多事之秋,北蘇災情嚴重,北疆軍情多變,望聖上以大局為重。”
在皇帝猶豫不決時,刑部尚書賀濤站出來。暗示皇帝李飛鴻在前方為國家守邊疆,後方不能亂軍心,讓大元帥不能專心於軍事。現在國家暗流洶湧,不要涼了臣子心,讓天下大亂。
“聖上,現正值多事之秋,不易大動干戈,待北方安定下來再審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