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忠義伯帶著妻女回到府裡,蔣遠和屠夫去常來賭館,一切從長計議。
張氏收到一封已故的二姐張晴柔的女兒宋玉卿寄來的信。說後天來探望姨媽。那天張氏怕秦明月整天跟丈夫混賬,所以準備給秦明月找些閨中密友。多接觸性情溫順的姑娘,希望潛移默化秦明月。這就想起了已故的庶姐張晴柔有一個比自己女兒大兩歲的女兒,馬上派人去春富縣接她過來小住幾個月。
張氏的二姐張晴柔年輕時時一個八面玲瓏,賢良淑德,上孝父母,下愛弟妹,模樣又出色的姑娘。張氏性情溫順,有時軟弱,還是個姨娘養的。自從她姨娘去世後,更是連下人都欺負她。張晴柔一直關照她,這才好過了幾年安生的日子,張氏一直念念不忘她當年的恩情。
唯一遺憾的是這樣好的人,身份是個庶出,高門大戶不會找這樣身份的兒媳。及笈後,她的父親把她許配給當時還是舉子的宋時亮。熬了幾年宋時亮終於考上了進士,外放去了一些偏遠的地方做小官。張晴柔跟著四處奔波,熬壞了身子。等到丈夫官途稍微有點起色就撒手人寰,留下一個女兒。
過來兩天,忠義伯府的表小姐宋玉卿帶著兩個婆子,一個丫頭來,還有父親給忠義伯的一些地方特產。畢竟能巴結忠義伯,那就要抓緊機會,說不定神官發財。
橫行院的正廳,張氏正在等外甥女。大老遠地就聽到秋聲爽朗明亮得聲音,:“表小姐來了,夫人可盼了很久,總算來了。”
一路上丫鬟朗朗笑聲,傳到正院那裡,好不熱鬧。
宋玉卿看著巍然屹立的伯府,一路結構精巧的亭臺樓閣,氣象莊嚴,僕人家丁眾多,不愧為高官貴門。自己雖說是官家小姐,父親這一代才做官,熬到現在是一個小縣丞。初見高門大戶肯定會膽怯,她目不斜視,小心觀察。
“夫人,表小姐來了。”
隨著丫鬟的通報聲,張氏看見一雙三寸金蓮,踏著蓮步,款款而來。抬眼看見是一個白淨瓜子臉,兩眸如清水,如幽谷墨蘭,似是神女下凡,豆蔻年華的姑娘。
“姨母。”
宋玉卿行跪禮,拜了三下。
“起來了,孩子不必多禮,趕緊起來。”
張氏看著這有幾分與二姐相似的姐兒,眼淚不覺流下來。
“都這麼大的姑娘了,出落標緻驚人。二姐姐知道了,肯定欣慰。來過來讓姨母仔細看看。”
宋玉卿聽到張氏提起自己母親,想起自從母親過世後,父親不久就娶了新妻子。有了後孃就有後爹,這幾年來自己過得不太如意。
唯一希望就是都城的孃舅家,但是張之書好像忘記有這個外甥女。還好有個做忠義伯夫人的姨母,逢年過節打發人過來問問,要不然自己過的都不知道是什麼生活。
“玉卿承蒙姨母多年的關照,才長大成人。希望以後能在姨母身邊伺候,報答恩情。”
宋玉卿留著淚,向張氏走來。
張氏聽到她說話,知道她在家裡過得不好,一手摟住宋玉卿:
“這麼一個巧人兒,姨母當然希望你在我身邊。可憐我那早去的二姐姐,不能膝下承歡。”
說到去世的張晴柔,兩人又抱頭痛哭起來,身邊的嬤嬤和丫鬟也跟著默默流淚。
“大白天的,哭什麼呢?”
一把不和諧的聲音從門口傳進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不惑之年的男人走了進來。
這就是忠義伯,自己的姨夫。宋玉卿聽說他說一個荒唐無道的人,身子不由一縮。無論怎樣忠義伯是怎樣的人,以後要在忠義伯立足,首要的和姨夫打好關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這是你姨夫。”
張氏似乎感受到宋玉卿的膽怯,手撫摸著她的被說。
“外甥女玉卿拜見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