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侯爺,你難道沒有發現,你和那位老好人的處境,何其相像?”周異突然神秘一笑,道:“若是不能持之以恆,當早點告訴民眾,如若不然,朱侯爺你就是下一個老好人!”
朱涵聞言後,苦笑連連,暗道,這混淆視聽的本事,自己還真不是這周異的對手,這個老傢伙居然避重就輕,漸漸把他給逼到了角落裡。
本來還想透過這個故事告訴周異他一個道理,沒成想,反被周異給教育了。
不過,朱涵也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當即笑道:“這點,就不勞煩周先生操心了!”
\"本侯只是想要告訴周先生你,一個道理!”
“什麼道理?”周異微微皺眉,他從小飽讀詩書,又見慣了民間百態,自然能猜到朱涵想要表達的意思,但周異就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人有思想,便會有私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朱涵驕傲地說道:“本侯接納所有逃難代郡的百姓,前期也會設定粥棚救活他們的性命!”
“但若是一直默默付出的話,縱使本侯有萬貫家財,也終將有散盡的那一天!到那時,本侯還真就像那位老好人一般,出力不討好,反而背上罵名!”
“若不施捨粥棚,百姓如何活命?”周異辯解道:“等到人越聚越多的時候,朱侯爺你如何能控制局面,到頭來,豈不是自取滅亡?”
“那不知,周先生你有何高見,可以為本侯解決這個事情?”朱涵嘴角微微揚起,問道:“世人都說周先生你心懷天下,身具大才,不妨說一下你的良策,給本侯指點一下迷津,如何?”
若是其他人,周異或許不會這般與之浪費口舌,但換作朱涵,周異還真想提醒他一下。
“良策不敢當!但也能助你一臂之力!”周異輕輕撫須,道:“既然朱侯爺有心請教,那老夫便指點你一二!”
“其一,廣設粥棚,搭建房屋,解決流民們的溫飽,他們自然會愛戴你;”
“其二,人員混雜,數量繁多,加之百姓與衙門素來積怨,用衙門中的人去治理流民的話,或許會適得其反,老夫建議用流民中頗有威望的人來治理流民;”
“其三,待到來年春耕,分與流民田地,讓其耕種自給自足,那這些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到那時,朱侯爺你的治下不單有了大批的人口,糧食產量也能提升不少!”
“放屁,這就是你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