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能休息,休養了兩天的山民卻開始了忙碌,雖然紀律不行,可跋山涉水、攀援登高卻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這些人是極好的山地戰苗子。
眼下就是發揮他們長處的時候,幾千人被組織起來,去山上砍樹,要求只有一個,選那些高過四米左右的樹木,不太粗,可以直接砍斷,兩到三個人就能抬下來。
他們所使用的,是由後到的步卒帶來的唐人制式工具,鋒利的刀斧,寬闊的雙人拉鋸,讓這些山民們如虎添翼,一棵小兒臂般粗細的樹木連同上面的枝葉,被一一放到,再由幾個人扛著送到營地裡。
這樣的過程,也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合作、組織、令行禁止,將那些令行令例一點點地融入他們的心裡,在不知不覺中沉澱下去。
營地裡,到處都是山民的身影,康老四的大嗓門,在他們的周圍撞來撞去,沒一句好言辭。
“是不是都沒吃飯?還是卵子被娘們兒夾軟了,動作都快些,別等到咱們的人睡醒了,活兒還沒幹完,真當那錢是好拿的,抬抬手就能撿起來,咱們唐人,也是拿命去拼,拿血去換的。”
“不夠,不夠,再去砍,砍光了林子,也要弄到規定的數目,軍法無情,到時候不夠數,上頭砍我的腦袋,我先砍了你們的頭。”
......
從不知紀律為何物的山民們,更習慣這種毫無修飾的大白話,非但不以為忤,就連幹活都更加來勁,因為誰都知道,砍這些樹是為了做什麼。
攻城拔寨,沒有器械是不行的,唐人的軍隊裡,後勤那一塊,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為了打造各種器械,他們這點人,當然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一切都只能自己來。
劉稷沒有這個時空的攻城經驗,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雲梯是來不及做了,好在周邊都是山林,各種各樣的樹木應有盡有,按照城牆的高度,加上必要的傾斜度,最少也需要四米以上的高度才能搭得上城頭。
具體的事情他不會去管,只是帶著一幫山民頭人在營裡轉悠,瑪力乞等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打算。
“什麼時候動手?”
“等我的人醒來。”劉稷毫不隱瞞。
“這麼快?”所有的頭人都沒有想到,唐人到來還不到一天,給他們的準備時間也只有一天不到,眼見著城池的守備愈加森嚴,他們的心裡也越來越沒底。
唐人來了不到兩百,要拿下一座這麼險峻的城池,可不是打豪強的寨子,傷亡如果太大了,對於雙方的合作,有著不小的影響,畢竟每個寨子一下子要出數百人,也是個沉重的負擔。
只是箭在弦上,發不發的,由不得他們了,所以儘管有些擔憂,卻沒有真正地提出來,劉稷帶他們轉了一圈,一切都在進行中,就算有些不安份的,在各自頭人的鎮壓下,都是老老實實地幹活,對付這樣的刺頭,後世有的是招,他還巴不得有一兩個能跳出來,當個反面典型。
事情得慢慢來,如果一上來就是嚴苛的軍紀,這裡頭會有一大半的人逃不掉,那就違背了初衷,與山民良好的關係也會蒙上陰影。
目前來說,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戰爭容不得一點寬餚,否則將是生命和鮮血的代價,他只能用笨辦法,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建立一個無敵的形象,再借著自己的威望,一步步地將軍紀軍法推行下去。
所以他才決定要打一場攻城戰,而不是用計謀或是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