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維克這種有著自己完整價值觀的人來說,單純的“公平”和“正義”並不足以讓他改變立場。
像凱瑟琳一樣能夠堅持自己信念的人,畢竟是少數。
但是祖安的“威脅”完全不同。
不用想就知道,如果祖安真的願意加入諾克薩斯大聯邦,諾克薩斯人絕對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那意味著諾克薩斯會擁有一個鉗制住守望之海和征服之海的據點,點亮海克斯科技樹。
而祖安如果加入了諾克薩斯大聯邦,皮爾特沃夫會有什麼結果呢?
答案只有兩個。
一個是直接對祖安動手,然後引發戰爭,然後諾克薩斯全面介入——至於勝利者,用腳想都知道是諾克薩斯。
另一個就是對一切無動於衷,然後等諾克薩斯建設好了祖安之後被平推,成為諾克薩斯的殖民地。
無論哪一個,都是皮城人無法接受的。
還記得之前羅德和斯維因簽署的那份意向麼?
實際上,那份意向早就給皮爾特沃夫帶來了不少的影響——但是在最高委員會的努力下,這些聲音都被壓制了下來。
可是現在,當李維克真正不得不面對這種可能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無法繼續站在最高委員會的那邊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
羅德沒有撒謊。
現在的祖安沒有援助是活不下去的,至於援助的來源,要麼是諾克薩斯的支援,要麼是皮爾特沃夫解除封鎖後的貿易收入——換句話說,要麼皮爾特沃夫做出變革,要麼祖安倒向諾克薩斯。
而站在皮爾特沃夫的角度上,問題就變成了要麼變革,要麼毀滅。
最高委員會不會變革——因為變革意味著他們會失去一切。
祖安革命之後,皮爾特沃夫最高委員會就已經失去了自己統治秩序的基礎,羅德一直信心滿滿也正是基於這一點。
在羅德看來,最高委員會的種種掙扎不過是困獸之鬥,他們在試圖拖更多的人下水——而羅德不過是在防止有人腦子不清楚,為他們陪葬而已。
在事實的面前,李維克還是清楚的。
雖然本能地抗拒由祖安主導,但是李維克不得不承認,皮爾特沃夫必須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