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在皮城大劇院的演出,三次謝幕之後,娑娜收起了古琴靉華,走下了舞臺。
婉拒了一場宴會的邀請,娑娜回到了住所。
《尋找羅寧》——這是她在皮城大劇院演出的新曲目。
在這組新的交響樂中,娑娜傾注了別人難以想象的心血,她在創作的過程中,甚至數次不得不尋求加里奧的幫助,以遏制自己過分活躍的符文之力。
看著繁華的皮爾特沃夫夜色,娑娜有些出神。
為什麼自己會忘不了那個叫羅寧的傢伙呢?
這個問題娑娜想了很久,但始終沒有辦法給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那個紅頭髮的法師並不英俊,也算不上多麼孔武有力,但娑娜一直都忘不了他。
忘不了那種自信和從容,忘不了那種永遠智珠在握、穩操勝券。
真是神奇。
娑娜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見到羅寧的時候,他在觀眾之中,心緒卻絲毫不隨著自己的樂章而變化——當時自己為什麼要找到他?
也許是不服氣吧。
娑娜自認為是一個不喜歡爭強好勝的人,甚至在進入了光照會之後,都仍然處在一個相對邊緣的位置,當德瑪西亞一片混亂的時候她更是選擇了先行離開——但唯獨在音樂上,她自認為不弱於人。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己才會去主動找上那個聽了自己的樂章後,仍然內心毫無波動的傢伙吧。
結果……自己非但沒有了解對方,反而把自己的底都抖了出去……
時隔兩年,再次想到當時和羅寧的談話時,娑娜還是忍不住嘴角上翹。
那真是一個……有趣的人。
想要利用自己,但卻還會感覺不好意思。
這種人真的有趣至極!
實際上,娑娜一直都瞞了一件事——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感覺到別人的心情,雖然還不到知道對方想什麼的程度,但總歸是有所感應的。
娑娜聆聽過很多人的心聲。
自己的養母布維爾夫人總是坦蕩而忠誠的,只有在夜深人靜或者見到養父遺物的時候才會出現憂傷。
皇帝冕下的心緒一直非常複雜,娑娜雖然有所感受,卻一直都讀不懂、理不清。
那個叫蓋倫的德瑪西亞英雄是最容易感知的,在娑娜的視野裡,他就像德瑪西亞的化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