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不同,艾歐尼亞之戰不是一次征服戰爭,而是一次毀滅戰爭。
諾克薩斯的目標也不是佔領艾歐尼亞、吞併這片土地,而是搜刮走這裡的所有資源……順便坑死自己人。
沒錯,失敗本身,達克威爾是故意的。
達克威爾雖然一直是樂芙蘭的傀儡,但是他並不蠢,他知道諾克薩斯這輛戰車只要開動就很難停下,而為了避免自己從開車的人變成軌道上的人,他冒險拉下了手剎。
達克威爾想要毀掉諾克薩斯戰爭機器——對於達克威爾來說,如果諾克薩斯繼續擴張,新興軍事貴族的力量越來越大,自己很有可能被淘汰。
反正現在諾克薩斯的疆域已經足夠大了,不是嗎?
這種情況下,早就失去了鬥志的達克威爾選擇了最愚蠢的辦法——自毀長城。
杜·卡奧克將軍是軍方第一人?
好,我會把你的訊息告訴所有的艾歐尼亞強者。
斯維因很厲害?
好,你去做總參謀,打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爭。
德萊厄斯很厲害?
好,馬上去做先鋒,進攻不可能打下來的目標。
血色精銳很厲害?
好,在你們需要支援時,無差別的使用毒氣彈。
包括達克威爾自己在內,所有人都知道這樣是愚蠢的——但那又如何?
當諾克薩斯和自己之間產生了利益分歧的時候,達克威爾毫不猶豫地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即使自己是這個國家名義上的領袖。
如果不是斯維因在最後時刻看透了達克威爾的意圖,果斷後撤,恐怕全軍覆沒的不只是血色精銳一支部隊了。
而從戰場上僥倖活下來的瑞雯則是面對著一片廢墟,陷入了迷茫。
這不是自己希望的諾克薩斯。
自己為這個國家戰鬥了將近七年,從一個小鬼變成了血色精銳的隊長,即使敵人再多,瑞雯也從未猶豫——但是在這次死裡逃生之後,瑞雯猶豫了。
真正的戰士不會因為殺敵而愧疚,而對於諾克薩斯的戰士來說,只要長官下命令,手無寸鐵者也是敵人。
作為一個士兵,瑞雯從來不計較戰爭之中應用的手段,更不會因為殺死重傷的敵人而自責——諾克薩斯沒有這種軟綿綿的道德,如果會因為“人道主義精神”而感到愧疚,瑞雯早就在被迫偷竊之前,餓死在諾克薩斯了。
這次的戰爭,不僅過程不榮譽,目標也同樣愚蠢。
瑞雯不是一個溫柔的女人,在使用暴力方面,她不比任何的男人差——常年的軍旅生涯也讓她的心腸足夠堅硬,所謂的放逐,的確是因為罪孽,但罪孽並不是因為殺戮,而是因為無意義的戰爭,因為對真正諾克薩斯精神的褻瀆。
在瑞雯看來,戰爭的手段沒有對錯,但是戰爭本身有——而自己剛參與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之前諾克薩斯征服了貝西利科,征服了芬多,征服了洛克隆德,瑞雯一樣殺敵無數,但她從不動搖。
而在艾歐尼亞,瑞雯卻選擇了自我放逐——因為一個曾經不需要思考計程車兵,現在不得不學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