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陳群坦誠之言,曹操沒有反駁什麼,他接著看向賈詡,平靜問道:
「文和意下如何?」
雖然賈詡一向選擇明哲保身,但此刻,他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坦然答道:
「丞相,此番二位公子為丞相宣傳新式耕犁,皆是有心為社稷效力,但二位公子所為卻大有不同,甚至天壤之別。
子桓公子待人以實,主動帶人在鄉間耕種,以助百姓知曉新式耕犁的好處,此舉頗得人望,效果亦是絕佳。
同時,子建公子帶人以詩詞宣傳,短短時間,便讓新式耕犁傳遍許昌,其效果要更勝子桓公子,倒是一目瞭然。
二者差距,唯有丞相方能明斷。」
此刻的賈詡,雖然沒有拒絕回答曹操的問題,但他同樣沒有給出明確答覆。
而是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將選擇權交到曹操手裡。
雖然有些無語,但曹操知道賈詡說的沒錯,這也是他心中所想。
二人採取的方法不同,已經代表了很多東西。
此刻,曹操心裡已經有答案了。
一個國家想要興盛,宣傳很重要,這點毋庸置疑,但絕不能只會舞文弄墨,這時候宣傳再好,也無濟於事。
真正的關鍵,還是要做實事。
念頭一轉,曹操沒有留下二人,他說道:
「也罷,那你們先下去吧,某有些乏了。」
陳群和賈詡,他們還是很有眼力見的,既然曹操都開口了,他們自不會多言,便是告辭而去。
二人出了丞相府。
陳群看著賈詡,賈詡反而目不斜視。
他們沒有過多對話,便是各自散去,離去之前,賈詡意味深長的看了眼丞相府。
而陳群則是唏噓道:
「看來要出大事了。」
如今天下二分,其他勢力都已經被誅滅討平,曹操和劉琦針鋒相對。
或許接下來,只需要一戰。
曹操贏了便可一統天下,要麼就是劉琦贏了,大漢再度興盛。
在這種前提下,曹操選擇立儲,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事情。選擇一個合適的儲君,可以讓曹操的勢力安穩,不發生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