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詭秘:我給極光會當外援那些年> 後記:眾神注視的世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後記:眾神注視的世界 (1 / 8)

4

有很多詞可以被用來代指遠方和夢想,而加西亞從小就有一個最喜歡的——星星。

他出生在一個標準的學者家庭,父母彼此相愛,共同在學術和信仰上前進,顯得他就有些多餘。不過仁慈的主的光芒照耀在每一個孩子和成人身上,他在教堂裡過得很好。

小時候的他是個精力充沛、容易亢奮的孩子,他總是有著用不完的精力,有說不完的話。

每當他晚上因過強的求知慾和傾訴欲而難以入睡的時候,他都會在自己的小床上,凝視著窗外閃爍著的億萬星光,幻想著那些星子的故事,幻想著和父母一樣去往遙遠神秘的地方求學。

在夢裡,他有時長出了翅膀,有時坐上了小船,在浩瀚的夜空下悠然自得地飄蕩。

嬤嬤和神父們說,世間萬物都是主以偉力創造,天上的星辰自然也不例外。

微風,大海,高山,果樹,麥田以及一切的一切都是主為了祂最愛的眷族人類而創造的,人類也理所當然地應該侍奉主,用所有去讚美祂。

加西亞在教堂度過了童年,那是一段美好的彩色時光。小小的他和小小的朋友們一起頌唱聖歌,一起用古怪的調子即興編纂新的歌曲,和嬤嬤們一起在花園裡捉迷藏,聽神父們唸誦專門給孩子的啟蒙教材裡通俗易懂的聖經故事,藉此教育他們人類的美德:虔誠,善良,忠貞,正義……加西亞的文法學得還不錯,詩歌和音樂也算合格。

當然了,孩子們都會頑皮,所有人都會犯錯,當他們「童言無忌」地說出對主不敬的話語,或者有意無意傷害到了他人的時候,溫和的嬤嬤們也會對他們施以小小的懲罰,用訓誡和勞動的方式將他們帶回正軌。

雖然有時候會「特殊」,但絕大多數時間裡他也只是個正常小孩。他喜歡聽聖經裡的故事,喜歡唱歌和畫畫,對文學和哲學興致缺缺。他最喜歡的是天文和算數。每當神父講到這裡的時候,其他的孩子們都昏昏欲睡,加西亞就挺直腰板,睜大眼睛,豎起耳朵,迎著神父帶著笑意和鼓勵的目光,去仔細地聽神父的一字一句。

延續了童年的習慣,他依然喜歡眺望星空,夢想著在未來能夠學習天文和物理學的知識。

父母每個月至少會來一次,將他帶回家幾天,培養親情,也帶他去和同事們的孩子相處,建立一些人脈。教堂一向承擔起了社會化撫養的職能,裡面的神父和嬤嬤們都對孩子們視如己出,因此很多忙碌的父母會選擇將孩子們送到教堂,既是託管,也方便孩子們早早地感受教堂的氛圍,培養他們的信仰以及對主的忠誠。

這是很常見的家庭相處方式。

在很多時候,信仰凌駕於一切感情之上,這也是每個人都認同的。

然而可惜的是,有這樣一個標準的家庭,接受了這樣標準的教育,又以這種標準的方式長大的他,最終還是逐漸變得離經叛道。那些「特殊」的思想就像被掩飾的很好的病症,加西亞無法從根本上治療它,而每當他習慣於現在的生活,覺得自己已經克服了病症的時候,它總是會突然疼痛一下,打得他措手不及。

「所以你打算去洗禮?」

「是的。」

諾伯特皺著眉頭,仔細地思考了好一會兒,又試探性地問:「我覺得,洗禮可能不是必要的吧?看看這周圍的一切,生活這樣美好……洗禮會不會有什麼危險?之後,你覺得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他們坐在仁心大教堂外廣場的長椅上交談,這是他們認識的第四天。他們手上空無一物,因此野生的白鴿們在這邊停留了一會兒之後,就全部聚集在另一邊等待餵食。

噴泉邊上,居住在附近的市民自發組成了臨時樂隊載歌載舞,幾隻野貓正試圖從噴泉裡

撈出觀賞魚。

「洗禮並不是壞事。」

看到對方關心的眼神,加西亞以為諾伯特的擔憂是因為他並不理解洗禮的具體操作流程,畢竟對方似乎不在教會工作,也不是「觀眾」途徑的非凡者。於是他解釋道:「我旁觀過洗禮,洗禮其實是各位"讀心者"或者"夢境行者"主教主導的一種特殊儀式,主教們會先傾聽你的告解,然後溫和地和你交談,瞭解你想要改變的問題和原因,然後再帶你去進行洗禮儀式。在洗禮結束後,你的心靈就會純潔無瑕,再也不會有那些你想要捨棄的想法。」

「可是……」諾伯特斟酌著反駁他的消極觀點,「雖然你說你總是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但是迄今為止你從未做過任何叛逆的事情,也沒有傷害過任何人,那就算保留這些想法,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吧。」

「道德和虔誠約束了我,但我依然覺得,從根源上杜絕這些不好的想法才最合適。」

見諾伯特還是沒說話,加西亞又舉了個更簡單的例子:

「就好比一棵樹希望園丁幫他修建掉多餘的樹枝,這樣是為了長得更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