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是死者進了房間,兇手再開的門。”
“也不排除是尾隨死者回家的。”
“這裡面是監控盲區,如果沒有目擊證人,就不會有人發現這一幕,從一個喝得腦袋發懵的女性身上,摸一把鑰匙,對兇手來說應該不是難事。”
“如果這種假設成立的話,我們還需要重新排查一遍。”許冉接著說道。
許冉頓了頓,看著老李說道:“我們可以著重調查一下,出現在這個後門的人。”
“而這個手拿包,有了兇手的指紋,兇手懶得抹去指紋,乾脆直接處理掉。”老李接著許冉的話說道。
許冉想了想說道:“我也是昨天才想明白這個事情,而那天我和老李去看的時候,那個小門是關著的,所以這種鑰匙一般就在負責人身上。”
“員工上班都是從正門進去的,從小門進去的話,還要繞路,一般不會從小門進去,小門是在一條小巷子,哪裡應該沒什麼監控。”許冉接著說道。
“所以我們應該先查一下這個經理的背景。”許冉也不知道把時間浪費到這個上面對不對。
畢竟這個經理表現的都挺正常的,如果一定要說不正常。
或許就是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忘記了她的姓名,那種一拍腦門的舉動,現在許冉回想起來,顯得有些刻意了。
但是過了兩天,她路過的時候,又還給她打招呼。
當然,不排除人家二次加深印象,記住了她。
一般人和人聊天的時候,很容易忽略周邊的環境,但是這個酒吧經理,卻第一時間就看到她了。
不過這也沒有什麼不合理,說不上人家就是那麼隨意一瞥呢。
被她腦補出來這麼多。
許冉腦海中一團漿糊,她也有些不自信了。
一切事情顯得合理,又顯得不合理。
到底誰才是兇手呀。
兩名死者有不同的兇手,如果能找到其中一名兇手,那麼順藤摸爪找到另外一名兇手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