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飯,蘇拓帶著蘇描和兩條狗,回到自己家。躺上炕上的他,久久無沒入睡,一閉眼會看到一雙粗糙、乾枯、略帶變形的手。雲大柱和雲二柱的故事,讓他唏噓,但並不震驚,因為這幾乎就是現實版丟勒的故事。
丟勒可以用他宗師級的繪畫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完全抒發出來。而云二柱卻不會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只能大哭一場後,落荒而逃。從此“沒臉見哥哥”,僅偶爾給哥哥寫信,也偶爾匯一些錢過來,以稍減自己的內疚感。
蘇拓對這事感觸很深,他想透過系統再次學習丟勒的技法,畫出震撼世界的作品。怎奈貢獻點實在不夠用,也只好暫時作罷,對景的時候還是要為這個悲傷、無奈的故事,做一個註腳。
“系統,流水別墅的設計圖我全畫出來了,為什麼沒有貢獻點發放?”
“建築需要建成後,才算完成。”
“那豈不是還要一年?”
“抓緊時間的話,一個夏天就能完成。”
“我不是問你這個,算了,我想學習《古典建築與雕塑裝飾藝術》,需要多少貢獻點。”
“請先啟用雕塑類別。”
“不對,這個應該屬於建築類別。”
“屬於雕塑類別。”
“你這叫不講理,建築雕塑是建築的一部分,與建築同期建設……”
“屬於雕塑類別。”
“我的貢獻點離啟用類別差得還很遠,再問個事,如果我畫出1000張畫,是不是會有新的任務,我是說新的任務型別。”
“每完成1000件藝術品,會有一次抽獎的機會。”
蘇拓來了精神,問道:“抽獎?獎品都有哪些?”
“獎品隨機,每次都不同。”
“能不能指定獎品,我是說指定一個加入候選。”
“可以,每次可指定一件。”
“每次抽獎有多少個候選項?”
“10個。”
“才10%的機率,太低了。”蘇拓咂摸著嘴,分析著機率。如果想得到自己所選的,一般要10次才能保證中1次,那就得畫10000張。
“我現在一共創作了多少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