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鹿鼎記> 【0847 很血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847 很血腥】 (1 / 6)

“大哥,這趟大汗將打明軍的重任交給大哥,還賞賜兩個旗,如此優厚,恭喜大哥了。”楊古利的弟弟冷格里一邊嗚嗚怪叫著,一邊對楊古利道。

雖然長期與寶軍作戰,但是直到現在,建奴這邊還是弄不清楚寶軍和明軍的區別,所以很多時候會混淆,會將明軍叫做寶軍,會將寶軍叫做明軍。

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全部當成明軍,畢竟明軍已經叫的順口了。

只有努爾哈赤這樣的高層,還有皇太極這種負責全盤事務,並且還掌控了建奴一方的細作系統的人,才能弄的很清楚明白。

其實這個問題想全部弄懂並不難。

只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當初不召集將領們說清楚,是有愛面子的成分,不想讓金國所有人太過氣餒,覺得他們是被一個遼西的土財主,帶著一堆泥腿子打敗的,死了很多人並且還被趕出了遼南。

這太說不過去了,太傷士氣了,所以一直說是明軍在遼南集結了二十多萬大軍。

所以建奴的很多將領才會像兵士和老百姓一樣,也搞不太清楚寶軍與明軍的區別。

“冷格里,納穆泰,阿哈旦,你們要格外小心,能打到我們盛京城來的明軍,千萬不能小看了!你們各自領軍一萬人,聽我號令!”楊古利不敢大意。

“是!”楊古利的兩個弟弟和長子高聲答應了。

都覺得楊古利這次有些太重視明軍,太拿明軍當回事,他們是不在乎的。

建奴普遍存在瞧不起大明軍隊的心態,包括孫承宗來了之後,這種情緒也如同以前一樣。

因為明軍在建奴鐵騎面前,的確是不堪一擊的。

明末關寧軍是從孫承宗建立了關寧防線開始說的,孫承宗編練了十二萬關寧軍,後重新查驗兵力為十萬八千。

作為歷史上關寧軍第一次試圖主動出擊,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關寧軍主動出擊並與後金交戰的一場戰鬥,柳河之戰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然,那是原本的歷史,因為韋寶的寶軍佔領了遼南,所以這一世不存在柳河之戰。

天啟元年,後金進攻廣寧,六萬廣寧軍灰飛煙滅,祖大壽從沙嶺飛奔數百里一路跑到覺華島。

遼東經略熊廷弼率領數千士兵從山海關匆匆出發,接應廣寧潰軍,護送百萬遼民入關。朝廷認為熊廷弼有罪,孫承宗力主讓熊廷弼下獄,熊後來被斬首。

王在晉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新的遼東經略。

王在晉和熊廷弼意見相同,力主退守山海關。他預言後金必然退出廣寧,退回到廣寧之戰前的領土即柳河以東。屆時山海關和後金最西邊的領土耀州中間將會出現大片的緩衝區。

王在晉反對明軍重新回到廣寧,他認為朝廷的財政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應該加強山海關並且放棄關外以達到最大限度的節省軍費的目的,而且只要一次性投入九十三萬兩白銀就可以讓山海關穩如泰山。

孫承宗反對王在晉的計劃,他讓皇帝將王在晉調去南京擔任兵部尚書,自己親自督師遼東,於是每年耗餉數百萬,後來甚至超過千萬兩,明庭財政的無底洞關寧防線誕生了。

所以,孫承宗可能在大明這邊有一定的聲望,有大臣會念孫承宗的功勞。

可惜,在建奴一方,孫承宗的名氣可能還趕不上當初的熊廷弼。

甚至可以說,孫承宗執掌遼東之後,建奴的日子更好過了。

所以後面建奴一方的記載,鮮有提到孫承宗的。

從天啟二年到天啟五年,努爾哈赤疲於應付毛文龍和蒙古,無力渡過柳河西進騷擾關寧,孫承宗得以完全控制山海關到寧遠的二百里土地,並且初步佔領了寧遠到錦州的二百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