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
李聖哲盤腿而坐,看著對面秀茶藝的牧竹蓆,心裡有些無語,就為了喝那一小杯茶,都忙了快二十分鐘了,還沒有喝到嘴裡。
“稍安勿躁,喝茶是有講究的,深呼吸,讓自己放鬆。”牧竹蓆自顧自的說著,手裡不停地澆著茶水。
“現在大家從飲茶上升到品茶,講究茶藝茶道。
何謂道?我的理解首先是道理,茶道也就是透過品茶能悟出什麼道理;
其次是道路,茶道即是透過品茶使人找到輕鬆愉悅以及更高的精神感受。
所以,茶道應該回答的是怎麼品,能品出什麼的問題。
一位老先生認為: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但也有人的理解是: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島國一位茶文化專家說: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所以,“道由心悟”,必須用心靈去悟茶道。”說道這裡,牧竹蓆停了下來,將煮好的杯子裡倒滿了茶,道:“來,試試看,我的手藝怎麼樣?”
李聖哲看著酒盅大小的杯子,拿起聞了一下,味道和平時泡一大杯的沒有什麼區別。
直接一口喝掉,感覺舌頭都沒有潤溼,一杯茶就沒有了,砸吧了一下嘴巴道:“手藝不錯。”
“呵,你呀,牛嚼牡丹,茶是要品的,哪有你這麼喝的,算了,你喜歡怎麼喝就怎麼喝吧,我學喝茶都學了好幾年,才剛入門,這裡面的門道就跟網文一樣,很深啊!”牧竹蓆搖搖頭,說道最後有點意味深長。
“額,我是新人,不太懂。”網文水確實很深,前世如此,今世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花木蘭》寫的不錯,從現在的劇情來看,應該不是大長篇吧?”半天了,終於說到正題。
“差不多吧!太長了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寫,反倒讓讀者反感,估計八十萬字左右吧,你真在追看?”李聖哲如是道,牧竹蓆的追看,讓他有點意外,一般大神在一本書裡找到靈感就不再追看了。
“嗯,最近閒著沒事幹,新書還沒有多少頭緒,多看幾本書找找靈感。”牧竹蓆一邊倒茶一邊說著,對這次的轉戰男頻感到壓力有點大。
“下本還是古代言情?”牧竹蓆的書李聖哲沒有看過,但是名字和型別他是知道的。
“哎,在女頻寫書,已經到了瓶頸,再這麼下去只有吃老本了,下本書打算去男頻試試水。”
牧竹蓆嘆了一口氣,他在女頻寫書已經快十個年頭了,而且都在一個分類,自己都感覺到索然無味了,再這麼下去,還真不好說。
“有好的故事,其實女頻男頻都差不多,現在有多少男讀者看女頻的書?佔網站五分之一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