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與太后正在明堂拜祭太祖皇帝。
名朝開國的太祖皇帝,打下了錦繡江山,建立了大名朝,讓蕭氏一族,成了宗室。成了天下最尊貴血脈。並據《元和姓纂》一書中。舉出蕭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聖君商湯。以子為名,以國為姓。太祖皇帝是聖君轉世一說,堵住了天下清流們的眾口。理所當然坐上了至高無上的龍椅。
他們,就是上古聖群商湯的子孫後代!
皇帝與太后恭敬虔誠叩拜。
貼身太監立在明堂外守候著。
皇帝與太后拜祭完後出來堂外,見得他雙手捧著信筒,垂首曲身道:“皇上,西北送來了加急軍報。”
“軒兒……”太后直覺叫道。
“母后莫急,子軒已安好無事。”皇帝接過信報,隨伺之人打高燈籠。
皇帝看完書信,神情怪異:“母后請看……”
太后看完後沉默片刻輕聲說:“原來是有兩顆舍利子,她不必以身擋劫,那她為何急著要退婚……”
“母后,現在還想些做什麼,林小姐,不,王妃若是真的怕死,也不會獻出第二顆舍利子,王妃救了子軒兩次。王妃對子軒情深義重,感天動地啊。怪不得算不出,王妃擋劫不是以身而擋,是以舍利子相救。早在西南時,王妃就是以舍利子相救,誰也沒想到王妃手中還有第二顆舍利子。”
太后沉吟:“騰兒,賜安樂候府邸一處,如何?”
“母后此意與兒不謀而合,母后,那便老二以前在京的府邸怎樣?那府邸大,位置也好,裡面房屋與花園處處精緻。以前九王叔還想討要這所府邸給他新妃的孃家呢,我沒鬆口。”
“荒唐!老九最是荒唐,一個閒散王爺,就知道花天酒地亂花銀子。就屬他能花銀子。幸得他除了花銀子,別的也不太會。腦子裡裝的是些什麼想法?沒得讓人笑話!那逆子老二以前到底是王爺,府中規制豈是老九那個繼室孃家能享用得了的?現在正好賜出去,省得宗室那幫子人成天叨唸惦記著。”
皇帝笑了:“母后,您現在不覺得王妃配不上子軒了?”
太后感慨嘆道:“我曾發過願,若是她能擋軒兒大劫,便保林家三代富貴平安。若是她能擋劫後還活著,軒兒也不至落得克妻之名,哪怕她癲狂無狀,正妃之位也絕不會落入旁人手中。”
……
寧王彷彿做了無數個夢,長長的夢,但他知道那不是夢。
他醒來時背上的傷口巨烈地痛著。他緩緩動了動身體,好容易才支撐坐起來。
看看到林小寧在他身側睡得正酣暢,屋裡還有為了趕蚊蟲燻艾的氣味。這一切那麼讓他感動,他的眼睛微微溼潤。
他死過兩回,都是她救了他。
第一回,是因為銀影中蠱,他在驚愕中死去,他甚至還沒有品嚐到死的滋味,便失去了意識。他在甦醒的期間,時時聽到丫頭與他說話。醒的時候,就看到丫頭趴在他的床沿睡著。
這一次,他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將要死了。等死的滋味,不甘、不捨、遺憾、傷感。諸多的情緒他一一品嚐,他在戰場上殺敵無數,從來沒有真正瞭解過全命的珍貴與難得、那些說不出來的感動,如鼻端燻艾的氣味、如他手掌的溫度、還有身側心愛的女人淺淺的呼吸、屋外靜靜的,伴著些許蟲鳴聲。他的眼淚滑落下來。
他與她都沒死,她沒事!
他想起林小寧說的話:你哭什麼,我才難過,我才是應當難過的那個。
他哭什麼?
因為他活了,她也活著?這可多好!他笑著用手掌抹淨眼淚。
他聽著林小寧的呼吸。是她救了他。她說他的家人對她不好。她是誤會了。原以為必會身死。她誤會並自求退婚,與她最好,他沒有回她大哥的信。那時她多傷心,卻連隻言片語也沒收到。
他輕輕摸了摸林小寧的臉頰:“丫頭。有個夢裡我老得都怕冷了,你還那麼年輕,不要嫌我。我欠你的,能在這一世還是我的福。以後,沒人會讓你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