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柿子灣> 第一百一十七回 疑竇若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七回 疑竇若雲

卻說瓜兒平靜之後又想到另一件事。是呀,這件事當年她就覺得有些不解,甚至蹊蹺;而且此後隱約感到似乎有難以名狀的心靈感應。這麼多年了,這個謎團在瓜兒心頭一直揮之不去。她不相信武家老媽那牽強的解釋,又怕負了武家老兩口的養育之恩;所以,瓜兒一直把這個疑問深深地埋在心裡,從不敢有絲毫的流露。如今武家爹媽都先後走了,瓜兒覺得該解開這個謎團了。

這天上午,瓜兒從村裡小店荷了兩包點心,便來到了村子東頭的邢家。“嬸子。”“哦,瓜兒來了。哎呀,這女子,來就來了,還荷的東西咋呢。到額這裡還這麼見外”“也沒啥,一點心意。這幾天讓你受累了,給額張羅這張羅那的。”“哎呀,這有啥。一個門跟前呀,互相幫襯嘛。巷子裡哪家有事額都去,何況你呢,無依無靠的。”邢家嬸子“無依無靠”四個字一出口,瓜兒心裡不覺一陣難受,眼圈一紅掉下了眼淚,邢家嬸子趕緊勸慰瓜兒了一番。繼而,岔開話題,問了問瓜兒在省城的情況後邢家嬸子說:“唉!你爹媽都歿了。往後你回來,就到額這兒來。”“嗯。”瓜兒答道。

“嬸子,額今天來還有一件事。”“啥事?你說。”“額一直想問你的。”“哦。”“額曉得你和額乾媽好,額就想知道……”“直說吧,孩子。”邢家媳婦似乎已猜到瓜兒的心思。“額想知道乾媽到底是額什麼人?”“額猜你就想問這事。”“埋在額心裡好多年了。”“實話告訴你吧,武家老兩口對你是蠻好的,可不是你的生身父母。”“這個額感覺到了,額長得一點也不像他們,而且歲數也……”“嗯。”“額現在就想知道,乾媽到底是額什麼人。”“這……”邢家媳婦看著瓜兒,欲言又止。瓜兒乾脆問道:“乾媽是額生母嗎?”“你長得有點像她。”“是吧。”“嗯,額也覺得你像是葉子的女兒。她對你那麼親。”“嬸子,額一直都有這種感覺。”“哦。”“以前額沒敢問,怕傷了爹媽的心。”“嗯,你做的對著哩。”

“那乾媽究竟是不是額生母呢。”“唉,咋說呢,額也覺得是。可你乾媽沒有親口告額說過。”“也許……”“啥?”“也許她趕歿的時候想告額說的,可偏偏那陣子額屋裡有事,沒去看她。”邢家媳婦說著說著禁不住掉下了眼淚,就隨手抹了一下。

“哦,對了,記得葉子在額跟前露過一句。”“啥?”“說你右耳垂下有個小紅點兒。”“哦?”“趕認你做乾女兒的時候,人家冒了這一句。你走額跟前來,額眊看是嘛。”瓜兒急忙撩開耳鬢頭髮,邢家嬸子仔細一看驚喜道:“哎呀,真的,你右耳垂上真有個小紅點兒。”“真的?”“嗯,真的。”“嘿嘿。”“至於,至於其他的,額也不清楚。”“其他的額也不想知道了。”“這樣也好。”

“以前是不能問,現在能問了,可又問不到了。”“孩子,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反正,武家老兩口把你拉扯大也不容易,記著給人家兩個上墳。”“這肯定了。”“乾媽對你好,知道就行了,可能她也不圖你什麼。”“嗯。”“想認乾媽作生母呢,你就認吧。事到如今,是真是假都不要緊了。”邢家嬸子撫著瓜兒的頭髮道。“嗯,額就當乾媽是生母。”瓜兒失神地望著遠處道,邢家媳婦禁不住伸過胳膊搭在瓜兒肩頭。

“你多候走呢?”“再過幾天吧。以後可能回的就少了,恐怕就上墳回來了。”“哦,你們工作忙的。往後成了家呀,越顧不上了。”“啊。”“我眊上這虎虎不歪。”“還行。”“趕緊把婚結了。你眊村裡和你似的,娃都幾個生日了。”“證已經領了,就是沒來得及典禮。”“啊,外就算結了。屋裡沒人,典禮簡單些也行。”“額也是說。”“典禮再熱鬧呀,錢花的那還是你的。”“嘿嘿。”“啊,就是嘛,往後你們用錢的窩兒多著呢。”

“嬸子,額想去幹媽墳地看看。”“嗯,該去。認得路嗎?額引你去吧?”“認得。額自己去。”“哎,要不要……”邢家嬸子想說什麼,可欲言又止。“咋呢?”瓜兒問道。“哦,也沒啥。”邢家嬸子覺得還不是時候,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從邢家回來,葉子的音容笑貌不時浮現在瓜兒的腦海裡,一抬頭,彷彿就看見乾媽在笑著看她。瓜兒感激葉子為她所做的一切。

第二天,瓜兒就去了雲嶺,邢家媳婦子不放心,也陪著去了。在葉子的墳前,瓜兒嚎啕大哭了一場。在乾媽墳前,瓜兒做了一個決定,就是她要認乾媽的三個孩子作乾姊妹。一聽這話,邢家媳婦便會心地笑了,這個她一直想說的話,如今終於從瓜兒的嘴裡說了出來,就甭提心裡多高興了。“既然這樣,額就帶你見見去。”“嗯。可……”“咋?”“是不是有點太突然了,還不知道他們在不在家呢。”“咋?你……”“不是。”“那就行,選日子不如撞日子,就馬上去。甭管那麼多。”“嗯,額聽你的,走。”於是,邢家媳婦又陪瓜兒從地裡拐到雲嶺。誰知杏兒家鐵將軍把門,沒見著人。鄰居說,不知道杏兒和她外婆是走柳灣了呢還是去薛家莊了。兩人只好回到了清平。

幾天後,瓜兒又來到邢家。“嬸子,回來這些天,有人勸額把老院子賣了。”“啊,爹媽都不在了,你們也難得回來了,賣了也好。放在那裡沒人住,日子久了房子也就不行了。”“額想留著,好有個念想。”“哦,那也對。”

“嬸子,這樣吧,額把鑰匙給你丟下,你們也好擺擺東西。”“那也行。趕你們回來的時候,額給你打掃打掃。”“這倒不必。額回來看看就行了,也不一定住。”“那你們回來就住額屋裡,咱也有地兒。”“嘿嘿,到時候再說吧。嬸子,你就甭操額這心了。”

“哎,那啥,你眊額這腦子,這半天光顧說話了,把這茬忘了。瓜兒,給你點濫柿子。”“嗯,額就喜歡吃濫柿子。”“哦,屋裡多哩。”“嘿嘿。”“多候走?”“明兒個就走。”“那正好,額昨兒個才濫了一鍋,都給你帶上,城裡頭恐怕吃不到。”“嗯,謝謝嬸子。”“還謝個啥。”就這樣,瓜兒一個人在老家住了幾天之後,便帶著邢家嬸子給的濫柿子返回了省城。

中秋吃柿子,也算是柿子灣一帶的習慣。每年趕農曆八月十五,滿樹的柿子就熟了,紅彤彤的。可當你帶著喜悅爬上樹,摘下一顆塞到嘴裡的時候,它卻會把你澀得齜牙咧嘴的。其實,柿子熟了摘下來,一般要麼做柿餅,要麼打酒或打醋。當然,柿子也可以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等到它通體變軟後直接食用,那則是另一番風味了。柿子樹的樹冠比較大,枝繁葉茂的,下的時候漏掉一些在樹上也常有的事。不過,不打緊。等入了冬,柿子葉掉光的時候,就露出了樹梢上紅彤彤、晶瑩剔透的軟柿子,特別顯眼。爬上樹,摘下來,就著饃吃起來,那味道美極了。

除此之外,柿子灣的老百姓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柿子濫了吃,濫好的柿子叫“濫柿子”。這濫柿子,就是把剛摘下來的紅彤彤的柿子,趁它還硬的時候,放在大鐵鍋裡用溫水一燜,過上大半天或者一個晚上,把大大的鍋蓋一揭開,撈出來,就可以大口吃了,不僅不會澀巴,而且那味兒更甘甜脆美,不是其他水果能替代的。一般中秋時節吃柿子,就是這樣吃的。

城裡人不知道柿子還有這種吃法,趙家自然對瓜兒帶回的濫柿子格外讚賞。愉悅之餘,虎虎爹媽還是記掛兒子婚禮的事兒。是呀,兩人雖然在武家老媽病重時領過結婚證了,但還沒有辦婚禮,各自仍住在師大宿舍裡。趙家想早些把婚禮給辦了,可瓜兒喪母不久、重孝在身,又不便急著提。

不提歸不提,但事情已經擺上日程了。這時候城裡頭人辦婚事,不像後來那樣又找工程隊裝潢房子、又請禮儀公司搞什麼複雜程式,而是家人和朋友一起上,一切都自家張羅。自然先找人幫著剷掉廚房和衛生間的舊瓷磚,再把整個房子裡的線路和水管該調整的調整好,然後就是貼瓷磚,裝灶具和潔具,刷牆、油漆門窗,等換了燈具,這屋子也就煥然一新了。剩下便是買傢俱,佈置新房,發請帖、訂宴席了。

趙家住在省城一幢老式三層的樓房裡,兩室一廳,兩個房間各有十四、五個平方米,廳呢?是八、九個平方米。趙家爹媽兩女一兒,大女兒、二女兒都先後結了婚,如今就剩下虎虎這唯一的兒子沒成家。兩室一廳的房子在這個時候也應該說是可以了,安排一個房間做新房也是挺不錯的。

虎虎和瓜兒都要上班,沒時間。趙家爹媽只好親自上陣,給兒子準備新房了,這不,正開心地在屋子裡走來走去的,比劃著刷什麼顏色的牆,要不要畫鏡框線、踢腳線,門窗要不要換,換什麼樣的燈具,新傢俱如何擺放什麼的。總之,老夫妻倆考慮得很細,一切都準備包辦了。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意外接了個通知,一家人一時又忙亂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