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柳灣村三面環溝,像個小小的半島似的,僅西邊的城門樓那裡與一望無際的田野相連。說一望無際也只是相對的,在黃土高原,田野在被溝壑分割的同時,也被壕子分隔著,從而形成了黃土高原特有溝壑縱橫、支離破碎的地形地貌。
壕子一般有一兩丈甚至十來丈寬,一丈來深。有人說,溝壑和壕子都是早年間洪水常年累月沖刷黃土的結果。或許就因如此,使得這壕子的深淺才逐漸變化,走向有直直的,也有彎彎曲曲的。
壕子裡面仍然是田地,甚至這裡長的莊稼一般還好於壕子上面的。這不,出了柳灣村的城門,過了照壁,就是田地,不遠處就出現不同方向的四條壕子。因為是在村口嘛,所以,這四條壕子裡的田地中都有大路沿壕子走向遠方,或是村際大路,或是通往地裡的大道。
從北側過了照壁,往西北下個小坡也就是廟坡,不遠處是兩條壕子的分岔處,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樹站在土崖上面。分出的一條壕子往北,與廟溝溝沿高地形成一塊挺大的臺地,柳灣村的老君廟和大戲臺就在臺地上面,壕子中間是一條往北的大路,路兩邊都是田地;另一條壕子則往西,壕子裡同樣是田地,中間也是一條往西的大路。
從南側過了照壁,不遠處往西是一條壕子,裡面有一條大路,路兩邊也是田地。往南又是一條壕子,壕子靠土崖一側即西邊有一條向南延伸的大路,東邊是城門南側的城牆,兩者之間是一片向南伸展的長條形田地,田地中間有兩棵挨著的柿子樹。
沿這條往南的大路走上一里地的樣子,就能看到從東面延伸至此的十幾丈深的龍王溝。沿路繼續向南延伸,面前是一條寬寬的壕子,能看見壕子兩邊上面地頭的柿子樹,和兩邊崖上野生的軟棗樹、臭椿樹、榆樹、酸棗樹。
就在入壕子的地方,大路岔出一條沿龍王溝南岸向東往上的羊腸小道,上了坡,是一片開闊的田野,田間地頭有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沿著田野北邊也就是龍王溝南岸的小道彎彎曲曲地一直往東走,就到了這片田野的東北角,也就是龍王溝南岸溝沿和南溝西岸的溝沿的交匯處。
也就在這裡,矗立著一座實心的磚塔。磚塔共七級,六角形的,每一層立面都刻著門窗,並不高,但由於正好矗立在這深溝大壑交匯處的溝沿上,就顯得很高大壯觀。塔上沒有名字,也沒有任何關於它建造的記載。
究竟什麼年代、什麼人建的這塔,沒有人能說清楚。站在塔下,北面是隔溝相望的柳灣村,東面是隔溝相望的村莊,東南也是隔溝相望的村莊,再遠能看到稷王山山麓向東蜿蜒延伸的丘陵,和風習習,雄渾壯闊中飄著裊裊炊煙。
磚塔前邊也就是東邊甚至西南邊是個溝岔岔。沿又陡又窄羊腸小坡往溝岔斜著下一截,也就一二十米,小坡左側是一小塊不規則的平地,建有一座五龍廟。
這個廟受地塊小的限制,依地形而建,並不大,也就一間房子那麼個大小。可人家蓋得卻很精緻,那蓋房子用的磚頭都是仔細打磨過的,椽子和檁條也都不細。而且是用琉璃的筒瓦瓦的屋頂,有精巧的鵝項(鵝項是柿子灣一帶木結構磚瓦房的一種構建,就是用裁好、打磨過的磚砌起來用以支撐房屋四角的弧形磚腿兒),也有裝了漂亮的雕花廈脊。看得出來,當年建這座廟的施主是很用心的,也很有誠意。
再往下斜著走十來米,就到了坡底,是一座窯院,只不過沒有圍牆。窯院中間是一座兩間房子大小的聖公聖母廟。這廟蓋得也講究,也是用打磨過的磚蓋的,椽子和檁條都不細,而且也是琉璃的筒瓦瓦的頂,有精巧的鵝項,也有雕花的廈脊。
窯院東南角,又是一座廟,叫送子娘娘廟。這廟雖然也只有一間房子大小,但建築風格和用材與上面兩座廟是一樣的。窯院西邊是兩三丈高的土崖,土崖下有兩面的窯洞,一面窯裡是佛爺廟;另一面窯裡是僧房,住著兩個和尚。土崖西南側又是一座很小的窯院,高崖下也是一面窯洞,那是美女廟。
窯院的北邊和南邊甚至東南邊都是十幾丈的深溝,只有東北角有一條又窄又陡的砌著磚石臺階的坡道與高高的臺地相連。這臺地很特別,如果站在深溝底下往上看,每一面幾乎就是規則的梯形,整個臺地就像一隻巨大的倒扣的鬥,四周土崖上長著野生柏樹、榆樹,造型各異,枝繁葉茂。
從窯院東北角的臺階拾級而上,快到臺地頂端時有個山門。進了山門,是一塊挺大的方地,四周砌著圍牆,裡面分前宮和後宮兩座小小的四合院,分別是三官廟和真武廟。那房子都是磚木結構的瓦房,翹著高高的簷角,勾心鬥角的。
更令人稱奇則是,在四面都是深溝大壑的臺地上,也就在兩宮之間,還有一口水井。據說,那井裡的水清澈、豐沛,還甜絲絲的。
這個地方也就是七座廟所在的溝岔和臺地,柳灣以及附近幾個村的莊戶人給它起了個很特別的名字,叫做“山兒上”。乍一聽,還誤以為是什麼山呢,其實就是個溝岔。也許這個名字更多的是暗示它在莊戶人心目中至尊至高的地位吧。
關於山兒上這些廟,柳灣村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山兒上那裡原本沒有深溝,只是有一塊高出平地的臺地。有一天,一個叫真武的人路過此地,見臺地高出地面許多,離天庭比較近,看中那臺地是個修煉的好地方。
此後,這真武就經常一個人爬上臺地去修煉,一打坐就是多少天,而且特別痴心、認真,衣裳破舊了不管,甚至連鳥兒在他頭髮裡做了窩也不管。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己的一天天的修煉,真武感覺自己越來越身輕如燕、心明如鏡了,也就是說感覺自己就快要成仙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令他左右為難的事。就是農曆九月初九一大早,他仍像往常一樣一個人在臺地打坐,突然,不知從何方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