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庭成立之後,與鬥戰勝佛和淨壇使者分道的金身羅漢便在幾經輪迴之後,成為了古天庭的一員將領,名號“捲簾”。
至於鬥戰勝佛,他乃混世石猴,不受詭道源流影響,幾經波折之後去往了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從師菩提老祖,參悟破詭之法。
那菩提老祖根源神秘,傳聞乃是天地初開之時便存在的生靈,對於詭道源流也並不陌生,因此的確掌握了一些能夠與詭道抗衡的道法,首當其中的,便是一部喚作《大品天仙決》的仙法。
《大品天仙決》,據楊戩所說,開頭的那四句心法其實廣為流傳,但九天十地之間,除卻菩提老祖之外卻沒有任何生靈能夠參悟一二。
但鬥戰勝佛卻參悟了,非但參悟,更以極端的時間便將其掌握,而後將其與《鬥戰勝法》相結合,洞徹三千大道中的大無極術,在佛號“鬥戰勝佛”之外,將尊號“齊天大聖”烙印在了時光長河之中。
在之後的一段漫長歲月裡,大西天成為了九天之中鏖戰詭道源流的戰場,儘管詭道源流還有所滲透出來,但都被古天庭與鎮守天河的天蓬元帥他們阻截消滅。
但好景不長,大西天的詭道源流雖然被遏制了,但諸天水系之首的碧海天卻遭逢變故,古龍重演瞭如來佛祖的悲劇,致使碧海天淪陷,詭道源流融入了諸天水系之內,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流經了無數個世界,讓九天逐漸被蠶食。
餘下七天,有三清四御五老鎮守,詭道源流難以滲透,但碧海天卻成為了巨大的突破口,諸多神獸隕落,為詭道源流提供了源源不絕的詭道之力。
那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無數的神獸、瑞獸飲恨於詭道源流之下,肩負鬥戰勝佛果位與齊天大聖尊號的孫悟空從靈臺方寸山離開,殺入了碧海天中。
但孫悟空水性頗差,縱有洞真三玄如意身與無上神通在手,卻也戰鬥得有些乏力,於是大赤天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將曾經“收藏”的一段不周山體投入了八卦爐中,為孫悟空煉製出了一條趁手的兵器。
那兵器乍一看是一條烏黑的鐵棒,兩端有著兩道金箍,與孫悟空那混世石猴的石胎根本同源,因此能夠完美貼合洞真三玄如意身的施展,被命名為“如意金箍棒”。
因其出爐之際,在道德天尊手中掂量得一萬三千五百斤重,故而被烙印銘文:“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
但這一萬三千五百斤,乃是對於道德天尊這般位格的神祇而言的,若是放在大羅之下,那分量可是要命得緊。
得到如意金箍棒後,孫悟空直接從碧海天的詭道源流殺入了詭道源流的源頭!
詭如來感到了威脅,將自身真身之上的一條臂膀切下,化作五指山,打向了詭道源流源頭的孫悟空。
為了不讓自己功虧一簣,孫悟空用真身硬抗了五指山,同時藉機填補了詭道源流的源頭,將其源流一下子堵截了大半!
感應到了孫悟空遇難的菩提老祖,直接從靈臺方寸山殺出,命所有能夠騰的出手的大羅金仙都想方設法為孫悟空保留下一份道種,而自身則以《大品天仙決》硬生生地撕開了大西天壁壘,為他們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那一戰,漫天神佛如鵝毛般隕落,古老的體修喋血、悲憫的梵修坐化於西天盡頭……而他的真身也是在那時殺入的大西天,從詭如來的手中截走了鬥戰勝佛寶剎的一角,到來了這清瀾江灌江口來,改名大聖廟。
“……這就是當初的那一段歷史了,箇中細節,由於歷史太過於厚重,說起來便太複雜了。”楊戩說罷,仰望星河盡頭,那是曾經的戰場,也是戰友們如今尚在戰鬥的地方。
周玄閉上眼睛,花費了一些時間消化了這樣的一部《西遊記》,接著問道:“那小白龍、咳,我是說……八部天龍怎麼樣了呢?”
楊戩搖頭道:“你覺得碧海天的災難是怎麼來的?”
周玄一愣,旋即,面色忽然有些難看了起來,果然這又是內部出了問題。
楊戩接著道:“八部天龍身為鱗蟲之長,自然是去往了碧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