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訓練室的閃靈鳥,蹦蹦跳跳地頂開門。
作為一隻自律的精靈,訓練是不需要精靈師盯梢的。
每次完成訓練量後,它都會開心地溜進隔壁黑澤所在的訓練室,美滋滋地享受完營養值後,然後接著投入新的訓練。
黑澤一如往常伸出手掌,輕輕覆蓋在小閃靈的體表。
撫摸著它逐漸圓潤的腹部。
忍不住回想起它才從嘟嘟鳥進化為閃靈鳥的場景,那時候的它是體重最輕的時候,只有不到蘋果般大小,放在手心盈盈一握,很適合把玩。
甚至比黑澤把它從精靈蛋中孵化出來的時候還要小。
但現在才過去多少天啊,就膨脹成這樣。
從雞蛋大小,到鉛球,再到足球,現在已經變回了嘟嘟鳥成年體的大小了。
然而夢魘蜉蝣還是兩百來克,真令人感慨。
精靈的體型大小和很多因素有關。
影響最大的當然莫過於精靈原型種的體型約束,一般情況下同種精靈的最大體型不會超過原型種的生態極限。
同樣是恐龍種精靈。
精靈雷克斯暴龍,也就是著名的霸王龍,正常成年個體的平均體重就有十幾噸。
而小盜龍正常成年個體平均體重只有幾斤。
需要強調的是,體型大小和精靈實力並沒有太大聯絡。
特別是進入中級階段,屬性的能值才是決定一隻精靈強弱的標準。
而且過大的體型,也會造成一些不便。
所以很多精靈師會透過各種手段,暫時性或永久性地減小自己的大型精靈的體型。
其次決定體型的是精靈自身的食量和願望。
食量很好理解,吃得多容易長胖。
而小閃靈這些天不斷增大的體型,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它平時食量就不小,再加上它或許有些懷念嘟嘟鳥時代的自己,體重便自然而然地增長了。
好在,小閃靈進入戰鬥模式的屬性態後,體型會縮水,並不會影響它的速度。
黑澤結束了營養值的輸送。
“營養值:34”
短短几天的訓練時間,就消耗了接近30點營養值。
他自己本身和夢魘蜉蝣的消耗其實是小頭,大頭在小閃靈身上。
基本它耗盡所有能量,再使用營養值對它進行提升和補充,一次就要消耗2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