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了手續,李東拿著檔案回了家,呂秀梅看見了李東手裡的袋子,有些好奇,隨口問道:“東子,你手裡拿著啥呢?”
“哦,你說這個啊,我正有事和你商量呢?”李東將檔案袋遞給了阿孃。
“什麼東西啊,神神秘秘的。”呂秀梅開啟檔案袋,發現盡是一些許可證明,也看不出什麼名堂。
“阿孃,我打算開一個磨麵粉的小作坊,以後社群的麵粉都歸咱家包了。”李東故作高深的說道。
“東子,你可別唬弄阿孃,你哪來的那麼多面粉啊,人家社群能同意你胡來?”呂秀梅一副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的態度。
“我不是說了嗎,小麥我有的是,麵粉我們自己加工,還能多掙點加工費。明天我就去買磨面機,回來就放在倉庫裡,等小麥到了,咱們就開工。”李東輕鬆說道。
“這能行嗎?不會虧本吧,我可聽說居委會都是在虧本供應啊。”
幾個月的時間,呂秀梅也是摸透了陽明社群的底細,知道供給困難,這才有了家樂福成長的空間。她可不想兒子虧本賺吆喝,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放心吧,阿孃,我有內部供貨渠道,虧本還不至於,頂多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李東安撫道。
“秀梅,你就別操心了,東子辦事,我看一準沒問題。”姥姥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了一旁,她勸了一句大女兒,又轉身向李東問道:
“東子,這麼說作坊還要招人吧?”
“是啊,畢竟是個體力活,咱家除了我都幹不了這活,我也忙,應該會招兩個工人吧。”李東解釋道,他怕姥姥姥爺非要逞強,那可就糟了。
“太好了,東子,你看你表哥他們咋樣?晚上讓他們在一樓打個地鋪,工資就按照一般人給就行。”姥姥滿懷期待道,她也是見到幾個孫子很辛苦,想著東子這裡怎麼說都比老家強。
“姥姥,我這暫時只招短期工,一般是幹一個月歇兩個月,活比較重,工資也就600塊錢,您可別讓表哥他們因此丟了原來的工作。”
李東有些猶豫,簽證不是問題,找周組長可以辦個臨時簽證。可關鍵是工作時間啊,一個月600塊錢,光是來回路費就要差不多30塊,有點不值得。
“足夠了,你表哥他們也不是每天都有活,一個月乾死幹活也就200多塊錢,就這還不包括吃喝。行了,一個月頂三個月的工資,還有什麼可猶豫的,我這就寫信回家,讓他們儘快趕過來。”姥姥說完就去找姥爺準備寫信了。
“東子,就按你姥姥說的辦吧,都不容易,能幫一點是一點。”呂秀梅也提了一句。
“行吧,那我就晚幾天開工,等表哥他們到來。”都這樣了,李東也只能點頭答應了。
次日,李東去了大百貨中心,準備挑一臺小型的磨面機和封口機。
“先生,這臺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質量絕對槓槓的,只要不是24小時工作,就沒問題。”店主賣力推銷。
“行了,就這臺吧,另外送我一個封口機行吧,也沒幾個錢。”李東買東西時總想佔點便宜。
“成,這單我就算不賺錢了。”店主故意裝出一副肉疼的表情,這演技絕對是奧斯卡級別的。
隨後李東又去包裝廠預訂了一萬條編織袋,袋子正面印有“家樂福”三個大字,下面是地址和保質期之類的說明,側面各印了一行小字“陽明社群專供”。這是李東照抄前世的經驗,一方面可以升品牌檔次,同時還能增強顧客的忠誠度。
廠家速度很快,下午訂單就全部完成了,李東沒有用空間走私,而是老老實實的用船運回了倉庫。有時候需要高調,有時候需要低調,李東還是能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