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東已經無力吐槽了。
臨近中午,路人們都回家做飯了,店裡顧客也少了起來。李東抽空去飯館叫了份外賣,這一上午大家都累壞了,呂秀梅也沒了做飯的心思。
“姥姥姥爺,要不你們下午就別幹了,我去找個臨時工,就我這個大小夥也吃不消啊。”李東看二老累的不輕,連忙建議。
“是啊,爹孃你們下午就休息吧,要是累出個好歹,那可就糟了。”呂秀梅也在一旁勸道。
“沒事,我和你爹身體好的很。”雖然姥姥的回答的中氣十足,但李東仍然聽出勉強。
“好了,老婆子,別逞強了,下午就休息吧。要死累出病了,花的錢更多。”還是姥爺明事理,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從不含糊。
“就你多嘴。”姥姥瞪了姥爺一下。
“姥姥,姥爺說的對。今天剛開業,所以人多,平時肯定輕鬆很多,你就別在意了。”李東繼續勸道。
姥姥終於不再堅持了,但是不願回房休息,而是選擇留下看店,上午她可以看見了好幾個人偷吃了西紅柿和黃瓜。那會她正在忙著稱重,也沒功夫搭理他們,但是心裡還是心疼的要死。
李東這次沒有反對,只要不是累著就行,讓她休息估計也是閒不住,還不如就在店裡到處走走看看。
“先生,你的外賣。”店員終於把飯菜送過來了。
“謝謝了。”
李東接過袋子,付了餐費,一共是45塊錢,還是比較豐盛的。開啟飯盒,招呼家人開始吃飯,三菜一湯,有魚有肉。
吃完飯,讓二老上樓去休息了,李東寫了一個招聘臨時工的告示掛在了門口。呂秀梅正在核對蔬菜的銷售情況,當然剩下最多的還是玉米棒子,起碼還剩下三千多斤,上午只賣出了不到兩千斤。
其次是白蘿蔔,也剩下不少,大概還有300多斤。意外的是青椒也剩下不少,約莫100多斤,看來這裡的人不怎麼習慣吃辣。其它蔬菜基本都賣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品相不好的,只能留下自己吃了。
招聘告示貼出沒多久,就有人上門應聘了。來人是一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看樣子應該是姐妹倆。
“工作很簡單,就是打個下手,負責稱重什麼的。時間是半天,工資10塊錢,怎麼樣,願意做嗎?”李東問道。
“可以,能長期做嗎?”王芳搶先回答道。之前兩人都做了自我介紹,另外一個叫王靜,她們果然是一對親姐妹。
“這個要看情況,主要忙不過來,我們當然請兼職。你也看到了,我們這是新店,還不知道以後是什麼情況。”李東解釋道,他沒有一口拒絕。
“那好吧,我們就住在對面,如果你要人的話就去喊一聲。”王芳選擇了退而求其次。
有了兩姐妹的幫忙,再加上上午賣的都差不多了,下午明顯輕鬆了不少。唯一的高峰期出現在五點到六點之間,人潮比早上那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了最後甚至還出現了搶購的熱潮,讓李東重新認識到了陽明社群居民驚人的購買力。到了六點半,賣出最後三斤半的玉米,至此所有蔬菜全部售罄。李東大大鬆了一口氣,店裡差點都快被擠爆了。
接下來,呂秀梅帶著兩姐妹把“家樂福”裡裡外外都仔細打掃了一遍,李東看她倆幹活賣力,私下給她們一人加了五塊錢。
七點鐘,送走了王家姐妹,李東拉上了大門。晚飯是姥姥做的,大家匆匆吃了幾口飯就去休息了。李東決定歇業兩天,反正這批蔬菜也足夠消耗幾天了,而且老家那邊也要補貨了,明後天無論如何都要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