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俠武大宋> 第九四三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四三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 (1 / 2)

也不能怪耶律大石看不起宋朝的軍隊,宋朝的軍隊自從戰神狄青過世之後,便每況愈下,不善騎射,不善野戰,不懂突襲和迂迴,與其它國家相比,宋軍唯一熟練一些的強項就是守城。除了內戰之外,農耕民族造就的軍隊就只會守城。

若是走出城外,宋軍一打不過遼國,二打不過西夏,當然也打不過後來的金國和蒙古,只有岳飛那支岳家軍是個特殊的存在,卻又被趙構給解散了。

近幾十年以來的戰績乏善可陳,更何況去年耶律大石所目睹的恰好是高俅從禁軍中挑出來的五萬老弱病殘?

高俅的本意是夥同童貫一起坑黃裳,卻沒想到竟然變相地漲了遼國人的志氣。

此時在燕京的城頭,耶律大石貶斥了一番宋軍,只是為了轉移話題,卻不料歐陽牧野反倒就這個話題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既然宋軍如此之弱,那麼前些日子對西夏的那場大勝又是怎麼來的?”

這個問題對耶律大石來說實乃尖銳之極,頗有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味道,但是誰讓他先說起宋軍之弱了呢?

就好像後世的米國打了一場海灣戰爭之後,引起華國的軍事專家紛紛研究一樣,作為遼國的高階軍事首腦,耶律大石不可能不對宋夏之戰做出詳細的評估,但是經過他一番調查研究之後,發現宋夏之戰的結果竟然與大宋軍隊完全無關。

事實表明,宋夏之戰從頭到尾幾乎就是一個人的戰爭,也是一個人的大勝。這個獲得勝利的人恰恰是他最不願意提起的,這個人就是白勝。

他之所以與發小蕭龍翻臉,其實也是為了白勝。因為蕭龍是遼國北樞密院的官員,同樣在研究宋夏戰爭雙方的優劣強弱,蕭龍才是最先哪壺不開提哪壺的那個人,他從西州回鶻歸來,蕭龍第一句話問的就是,你可知道西夏為何敗給了宋國?

耶律大石當然知道西夏為何敗給了宋國,但是他不想說,幹嘛啊?你不願意做我耶律大石的大舅子,卻拿你的妹夫來跟我顯擺麼?

當然這話他也是羞於啟齒的,就只能把這份酸楚壓在心裡,同時遠離這個喋喋不休的發小,眼不見心不煩,看見蕭龍就會想起白勝橫刀奪愛之恨,而在這個國難當頭的時刻,他更加在意的是契丹一族的出路在哪裡,他顧不上兒女情長。

所以當他的師父歐陽牧野同樣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時候,他沉默了,能說西夏比大宋更弱麼?真若是這樣說了,只怕連三歲的孩子都騙不了,何況是師父歐陽牧野?

當然,他也知道,歐陽牧野和蕭龍是不同的,他們兩個詢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肯定不同。

歐陽牧野因為父親歐陽春的原因,一向不肯親自為遼國做事,所以對於這些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並不十分了解,只是因為西夏被大宋擊敗這件事此刻已是人盡皆知,所以他才會有此一問。他當然不知道宋夏之戰的內情是怎樣的。

見徒弟不答,歐陽牧野以為自己說中了徒弟的錯處,便更加語重心長地說道:“所以啊,我們不能小覷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大宋有大宋的短處,可他肯定有他的長處,若是一味地輕視他們,日後有你吃虧的時候。”

耶律大石百口莫辯,便只能默默接受師父的教誨,更何況師父說的是普遍的道理,並沒有什麼錯處。

歐陽牧野是擁護宋遼和睦的,這同樣也是因為他父親歐陽春的緣故,當年他父親與南俠展昭以及陷空島五鼠都是不打不成交的好朋友,雖說彼此居住的國家不同,但是畢竟存有朋友之義,宋遼兩國開戰是他們不願意看見的事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