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再往李助旁邊那幾人看去,只見李助左邊的一員戰將,背後插著一對奇形兵刃,其形狀像極了後世老頭老太太使用的癢癢撓,又名“老頭兒樂”,他認識這種兵器,這就是十八般兵器裡的“撾”。
十八般兵器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鏜鐮槊棒鞭鐧錘撾,柺子流星。其中就有撾這一種兵器,撾這種兵器在御拳館的兵器架上也是有的,他初入御拳館的時候就曾見過。(按:撾同抓,多音字,在這裡的讀音是zhua,在古代意為兵器。)
只看這對精光閃閃的老頭樂,就可以判斷出此人乃是王慶手下排名第三的高手袁朗。
除了袁朗以外,還有幾員將領追隨在李助之後,卻是與水滸裡的王慶手下對不上號,只因施大神當初並沒有寫明王慶手下其他人的特色和特點,總之不是高手,認出來認不出來都無所謂。
果然,李助一進場,杜壆就帶頭向他躬身施禮,主動問候,其他的王慶手下也都跟在杜壆身後行禮,可見李助在王慶勢力中的地位之高。
李助的臉上沒有笑容,反而皺眉道:“杜元帥,不就是一男一女兩個賊人麼?怎麼這許久還沒拿下?大王讓貧道過來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竟然如此難拿……”
正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明明是王慶建立了偽政權,派人強搶民間美婦,到了李助的口中卻把抗拒他們的方百花和獨孤鴻說成了賊人,這真的是賊喊捉賊。
沒等杜壆回話,四處巡視的目光忽然落在了金兀朮手中那柄金雀開山斧上,頓時臉色一變,一指金兀朮道:“這人就是殺死縻賙的真兇,你們怎麼可以跟他站在一邊?這人是你朋友麼?”
一年前縻賙聽說衛縣北坡有神兵出土,所以帶著手下一些武士趕到了衛縣,卻晚了一步,毛都沒撈著一根,隨後聽說那神兵是兩件,被時遷和金國人瓜分了,就跟在了完顏宗望、白勝一行身後,終於等到了機會,陰盛帶著遼國的神弩營放倒了所有的金國人,於是想要站出來與丐幫和田虎兩大勢力爭奪神兵,卻不成想那照夜玉獅子竟然還會空翻,結果被白勝一斧子劈死,手下也被殺了個一乾二淨。
後來縻賙久久不歸,王慶就著了惱,命令李助調查縻賙的下落,李助經過了解,這才知道縻賙是貪圖神兵去了衛縣,於是沿途尋找線索,找到了衛縣,又從衛縣找到汴梁城外,終於發現了縻賙的屍體。
這個時代裡懂的武功的人多少都知道一些仵作的知識,死者屍體上的傷口是被什麼兵器所致,基本上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更何況金雀開山斧有吸血的屬性,李助一看就懷疑到了金雀斧上面。
別看金雀斧是剛剛出土的,但是李助卻是很早以前就知道這種神兵的屬性,因為他的金劍本身就是一件神兵。
其實李助的金劍不止是神兵,同時更是一件神器,關於神器的事情下文會有提及,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只說金兀朮聽不懂李助說的漢語,尚且不知人家把當初汴京城外縻賙慘死的賬算在了他的頭上。
完顏宗望卻是能夠聽懂的,想要辯解時,杜壆已經接上話了:“軍師容稟,這夥人我們不認識,只知道他們是對方的敵人,一路追殺對方中的一人到此,他們追殺的人與那對狗男女站在了一邊,這夥人自然就跟我們同一陣營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
杜壆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完顏宗望剛想張口替金兀朮辯解時,李助卻斬釘截鐵地說道:“不行!敵人的敵人未必一定是朋友,縻賙的大仇咱們不能不報,咱們大楚國實力何等強悍,用不著走什麼結盟路線,只需快意恩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