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俠武大宋> 第五四四章 勝負將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四四章 勝負將分 (1 / 2)

在這個時代的武林中,“無相”算不上一個生僻的詞彙。

佛門武學裡面有無相劫指,道家武學裡面有小無相功,那些源遠流長的宗門派別都對無相有著不同的理解。

姑且拋開佛家佛法和道家教義不談,只論這兩個字在武功方面的含義,說白了就是追求含蓄,講究不露形跡。

例如少林派的無相劫指,其心法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講究的是出招時瞭然無痕,旁人不知不覺,指力已達目標。

又例如逍遙派的小無相功,其精髓源自於道德經中的奧義“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爭。”

小無相功追求的是內息自然行於諸脈周天,不拘一定之規,故而能夠模仿絕大多數武功心法,卻又不著痕跡於表面。

而紅拳招式的第五路名為無相,說的是內力攻擊的一種境界,與上述概念大不相同。

紅拳的無相,講究的是使用紅拳心法發動內力攻擊時,哪怕當場將敵人擊斃,也要令敵人不顯露出明顯的敗象。

所謂敗象又分兩種,一種是外在的敗象,通常分為踉蹌、趔趄、撲倒等身體失衡,甚至被擊飛出去,但凡敵人有這些動態出現,則可認為使紅拳者尚未達到無相的境界。

另外一種則是內在的敗象,比如臟腑碎裂、口吐鮮血、經脈崩壞等等,但凡敵人有這些徵兆顯露,同樣說明使紅拳者無相的境界未臻圓滿。

再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來說明紅拳的無相,就拿白勝的飛絮功來說,假若他被精通紅拳無相的高手擊中,那麼飛絮功也會全然無用。

紅拳無相的最高境界是,哪怕是用這路拳法去打真的飛絮,也能在擊中的瞬間令飛絮在空中凝滯,將其內部的生機完全斷絕。

總而言之,紅拳無相就是一路斷絕目標生機的拳法,不論目標是人是獸亦或是植物,內力所及,其內部生機完全斷絕。如果用後世的科學來詮釋這路拳法,那就是毀滅目標結構中的分子和原子。

白勝在記下了紅拳的後九路拳法之後,也曾暗自揣摩過這第五路之無相,他覺得他的隔物傳功傷人方法已經踏進了無相的門檻,但是距離無相的圓滿尚有一段距離。

而此際耶律大石打出來的劈空掌與他所理解的無相暗暗契合,這令他很是吃驚,這耶律大石的內力已經到了無相的境界了麼?他是怎麼練的?沒聽說他吃過天魔丹啊!

他在這裡暗暗研究耶律大石和完顏闍母的拳法優劣,而耶律大石在聽耶律骨欲說出敵人竟是完顏闍母之時,再也不掩飾臉上的殺意,道:“沒想到居然能在這裡遇見女真人的戰神,既然遇上了,你就別想活著離開了!”

說到一半時他的身體已經凌空而起,飛躍在沙坑的上空,人在空中已是連環出掌,一如之前的波瀾不驚,沒有掌風也沒有威壓,看上去就像是在空中跳著某種舞蹈。

完顏闍母卻深知這種掌力的厲害,之前他只用三成內力與之對抗,結果心脈受損,導致全身功力只能提起七成,恰有三成內力因為經絡受傷而無法輸出。

當即提聚全身功力與之對抗,並且做出了閃轉騰挪等規避動作,身周頓時捲起了一陣狂風,將砂礫席捲而起,在這一方空間裡製造了一場小型的沙塵暴。

這絕對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死搏鬥,白勝確信他自打穿越以來都沒見過這樣的場面。

只見耶律大石出到第九掌時已經落在了沙坑這邊,遠端劈空隨即轉換為近身肉搏,只不過動作依舊是從前那樣的波瀾不驚,出手招式卻是凝練簡拙,竟與方金芝那軒轅劍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