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大小年,大年的公共課題往往偏難,小年偏簡單,好巧不巧,高幸今年就碰上了大年,她一根弦崩得死緊,一刻都不敢放鬆。
八月底,她的專業課和公共課已經詳細過完兩遍。
這還是溫讓頭一次見到高幸這麼投入一件事。
她學習有個很大的優勢,可能高幸自己都不知道,她很容易陷入極度專注的狀態。
現在的人大多數被手機上的碎片化資訊影響,學習半小時,手就朝著手機伸過去了,然後被各個社交軟體捕獲,在虛擬世界度過了大半時間。
但是高幸不會。
她給自己計劃三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那麼這三個小時裡,天塌下來都影響不到她。
她學習的時候不需要音樂輔助,不需要任何專注軟體,就一本書,一隻筆,一個筆記本,一疊草稿紙,用最原始方式,硬學。
實在累了,腦子轉不動了,就鋪張瑜伽墊開始做瑜伽或者普拉提,等到大腦休息夠,又埋頭書案。
所以高幸的效率也比一般人要高,一個月就能完成別人兩個月的學習量,就連她的微信頭像都換成了:考研中,勿擾。朋友們想約她出去玩,一看這頭像,什麼話都撤回去了。
兩個月的時間吃透專業書,溫讓眼看著她學得頭發都掉了不少,拉著她去遊樂園放鬆了一天。
九月開始刷真題,高幸的狀態時好時壞,溫讓幾乎可以從她的飯量判斷出來當天真題的正確率。
於是,小天使溫讓又承擔起心靈導師的角色,安撫某位被真題狂虐的喪氣女士。
“很正常的,別人說不定比你錯得還多呢,還有三個月時間,來得及。”
要是換做以前,高幸肯定縮他懷裡要抱抱了,但這次,高幸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不給自己eo一分鐘,別人就會超過我一分,不行,我得繼續學,你先出去。”
溫讓看了下時間,“但是寶貝,現在已經十一點了。”
高幸把她從網上9.9買來的“必勝”頭巾系在額頭上,“十一點,這才哪兒到哪兒。”
“好吧,那我在床上等你?”
“不用等了,我將和管綜死磕到天亮。”
“?”
一通猛學的下場就是十一月迅速進入倦怠期。
某天夜裡,當高幸平躺在床上,淡淡地說出“不想考研了”這句話,溫讓立刻從床上彈了起來,他知道,該他發揮作用了。
“明天去露營。”
“啥?”
“裝備我都準備好了。”溫讓說,“我在網上查了,你現在的症狀就需要讓大自然來治療。”
“不行,我昨天模考的分數還不夠高。”
“聽我的,乖,調整完狀態你才有精力沖刺。”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