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21日,重陽節。
這天,何家麗帶著兒子張圖南迴到何家,已經四個月的小傢伙成了何家幾個姑娘的“玩具”,一個個搶著要抱。
“難得家麗回來,咱們今天包餃子怎麼樣?”
何家奶奶看著曾外孫,嘴角壓制不住的往上翹。
“好啊,我來和麵。”何家麗擼起袖子就準備幹活。
忽然,外面電線杆子上的大喇叭傳來一陣刺耳的電流聲,然後宣佈了一條振奮人心的訊息。
恢復高考!
四個看似不起眼的字,組合在一起,卻像是一聲驚雷,響徹整個華夏大地。
“二姐,浩哥沒說錯,高考真的恢復了,你可以上大學了。”何家歡激動地拉著何家文的手。
何家文也一改往日的溫婉,激動的跟何家歡抱在一起。
何家麗羨慕地望著妹妹,當初她的學習也是非常不錯的,可惜高中還沒畢業就碰上了高考中斷,之後的十年學業也荒廢了。
“家文,好好複習,你一定能考上的。”
“嗯,姐,我會努力的。”
從10月21號開始,高考就成了全社會最熱門的話題,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在閒暇之餘都充斥著關於對高考的討論。
與此同時,媒體也開始將高考的規則相繼披露出來。
首先就是擴大招生範圍,不再搞群眾推薦那一套,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都可以報名參加。
不過最少都得具備高中畢業,或者是中專畢業水平。
當然,也不全是好訊息,對於1966年和1967年這兩屆高中畢業生來說,年齡跟婚姻狀況成了橫在他們參加高考面前的天塹。
按照高考的報名條件,考生年齡在20歲左右,不超過25週歲,未婚。
聽到這一檔案後,不少人都捶胸頓足,白白蹉跎這麼多年,竟然超齡了。
不過,很快又傳來一則好訊息,僅僅一週之後,因為群眾反響強烈,招生檔案又特別規定了:對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放寬到30歲,婚否不限。
與此同時,那些繁瑣的政審條件也進行了修改,實行擇優錄取。
壞訊息跟好訊息紛至沓來,讓66年和67年這兩屆高中畢業生的心情猶如坐過山車一般,先是墜入谷底,又飛上雲端。
由於恢復高考的訊息太過突然,也造成了一個現象,市面上所有高中相關的書籍,全都被一搶而空,至於複習資料,高考都中斷十年了,市面上壓根就沒有關門針對高考的複習資料。
“二姐,你是不知道現在那些學習資料有多搶手,以前狗看了都搖頭的東西,現在放到黑市裡,轉手就能翻好幾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