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冒昧的問一句,秦總想要投資的規模大概有多大?”
場面話說到位了,也到了該聊些實質性內容的時候,趙處不動聲色的問道。
秦浩伸出一根手指:“一億港幣。”
“哦?據我所知即便是在香港,盒馬也沒有這麼大規模吧?”
能夠在這個年紀做到招商局處長的位置,趙處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來之前就做過功課了。
“香港雖然經濟條件比內地要好,可面積還是太小,人口加在一起都還不到六百萬,還不到上海的一半,一億港幣只是前期投資,我很有信心在未來幾年,將這個投資的數額翻上兩到三倍。”秦浩正色道。
趙處眼裡閃過一絲殷切,1987年一億港幣的投資已經不是小數目了,最關鍵的是此時國家急缺外匯,港幣的購買力雖然不如美元,但也彌足珍貴。
“秦總恕我直言,以內地目前的消費水平,恐怕很難適應盒馬高階超市的市場定位吧?”
心動歸心動,在引進專案上,趙處還是比較謹慎的。
秦浩並沒有生氣,嫌貨才是買貨人,如果對方什麼都不問,他反倒是心裡沒底了。
“所以,我的計劃是,重新制定一個連鎖超市品牌,先進駐上海,等到內地的消費水平逐漸提高,再將盒馬引入。”
趙處聞言微微點頭:“秦總不愧是從小在上海長大的,對內地市場瞭解得很透徹嘛。”
“還是要趙處多提點。”
“哈哈,好說好說。”
接下來秦浩跟趙處誰都沒有繼續往深了談,這種涉及到上億港幣投資的專案,不是一兩天能夠談下來的,甚至也不是趙處一個人可以拍板的,後續還需要透過正規的場合進行談判。
這次二人的會面說白了就是私底下先接觸一下,雙方都有意願,才有拿到會議上討論的資格。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秦浩跟趙處也聊了很多關於未來經濟跟看法,其中趙處問得最多的還是如何跟外商溝通,秦浩也是知無不言,他也趁機旁敲側擊的詢問了一些關於在上海投資的政策,趙處的回答,雖然僅限於一些已經出臺了檔案的訊息,但他們內部人士,對於政策的解讀還是遠超外界的,令秦浩受益匪淺。
“行,那今天就先這樣,哪天你到了局裡,咱們再聊。”
“好,那我送送趙處。”
秦浩一直把趙處送到紅鷺飯店門口,還幫他叫了一輛計程車。
一路上,有不少人都在跟趙處熱情的打招呼,同時趙處拉著秦浩的胳膊“相談甚歡”的畫面也成了黃河路的勁爆新聞。
“老闆娘,你看那是秦總吧?他旁邊那個好像是趙處?”金美林的領班指著紅鷺飯店門口。
盧美琳見狀嘴巴微張:“看樣子,這個阿浩在香港真是混出名堂了,居然能跟趙處扯上關係,他們談的生意肯定小不了。”
“誰說不是呢,趙處可是專門管招商引資的,沒有千萬以上的專案,壓根就用不著他出馬。”盧美琳說著對領班叮囑道。
“以後秦總再來,按照最高規格接待,第一時間通知我,曉得吧?”
“曉得嘞。”
轉眼就是一個禮拜過去,阿寶不出意外的在電真空股票上栽了跟頭,一萬塊虧得只剩下五千,雖然阿寶嘴上沒說什麼,但臉上一副氣鼓鼓的表情,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爺叔見狀收起報紙:“紐約的帝國大廈曉得吧?”
“帝國大廈又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