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疾馳中哐當作響,車箱也隨之在蜿蜒的軌道中晃動。
“睡一會兒吧,等到了下一站出去走走,活動活動筋骨。”
火車已經開了一天時間,剛剛進入東北地界,秦浩跟李存義都換上了厚厚的棉衣,看起來有些笨重。
“老爺子,這是帶孫子走親戚啊?”
對面坐著的是一對年輕夫妻,剛剛在上一站上的車,目的地也是奉天,從他們說話的口音來看,應該是奉天當地人,男子長相白淨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很有氣質,女子眉目如畫青春靚麗,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了。
李存義聞言眼神有些暗淡,他少年好武三十歲前遍訪名師學藝,中年因國難奮起加入義和拳,後來又為籌備中華武士會殫精竭慮,回首看來他這一生也算得上是波瀾壯闊,唯一讓他遺憾的,就是沒有子嗣。
不過,也只是神傷一時,很快李存義就頗為自豪的看了秦浩一眼,說道:“這是我徒弟。”
“哦?老爺子是做什麼的?”年輕男子好奇的問。
“練過幾天莊稼把式。”李存義淡淡的道。
“原來是位老拳師,失敬失敬。”年輕男子衝李存義拱了拱手,他的妻子則是好奇的打量著秦浩,似乎是覺得這小男孩長得很好看,居然是練武的。
李存義笑了笑,謙虛道:“哪裡哪裡,會些莊稼把式罷了。”
閒談中,秦浩得知年輕男子是一位大學老師,女子則是報社記者,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位大學老師跟他的報社記者妻子很多觀點其實並不一致,有時候說著說著就爭論起來。
“要我說啊,這幫混賬軍閥一個個盤剝百姓比清廷還要狠,早知如此,還不如不推翻清廷。”大學老師說到軍閥混戰下,百姓流離失所的景象時,不禁神情激動。
女記者立馬反駁:“陳老師,你的邏輯就很有問題,沒錯,現在軍閥混戰老百姓的日子確實難過,可清廷在位時老百姓的日子難道就好過了嗎?八國聯軍,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那些洋人個個都把我們當肥肉,誰來了都可以啃兩口,清廷的腐朽是有目共睹的,一日不推翻清廷,我華夏四萬萬同胞就一日沒有出頭之日,唯有革命才是救亡圖強的良藥。”
“我相信北洋軍閥的敗亡是一定的,南方國民政府一定會收拾亂局,掃平內亂,撥雲見日。”
二人雖然爭論從未停止,雙方誰也沒能說服誰,但始終都保持著就事論事的態度,這倒是讓秦浩不禁心生感慨,這是一個神奇的時代,一方面腐朽陳舊的清廷門戶被洋槍火炮轟開,人民備受壓迫,流離失所。
一方面國門被轟開後,無數有志青年開始積極投身這場時代的洪流當中,甚至不惜犧牲用鮮血跟生命來為國家、為四萬萬同胞尋找一條崛起的道路。
李存義看著面前這對年輕夫妻,也是含笑點頭,如果放在五十歲,他絕對是堅定的“保皇派”,但後來創辦中華武士會,在葉雲表等一眾有志青年的影響下,他對革命也有很高的熱情。
正當此時,一隊扛著步槍計程車兵來到這節車廂,一下子車廂裡的氛圍就變得緊張起來。
“把證件都拿出來,速度快點!”為首的軍官罵罵咧咧右手按在手槍的槍套上,大有一言不合就拔槍射擊的架勢。
這可把車廂裡的民眾嚇壞了,一個個趕緊去掏證件,這個時期還沒有標準的身份證,就是一張硬殼紙折成兩頁,內頁上標註著身份資訊。
“趙德柱?這是你嗎?連張照片都沒有,你就想矇混過關啊?我看你像是刺探軍情的奸細,帶走!”軍官一把搶過第一排男子手裡的證件,只是瞥了一眼,就下令抓人。
兩名士兵立馬就要把人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