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數量更大的青年官吏,無一不是被卡在高階督辦之下,不少人也就剛剛過了督辦的見習期,坐穩了督辦之位,面臨著第一年的績效考核。
新春宴席,是有人成為總督辦,高階督辦,但這些人並非瓊海自我培養,而是最早一批跟著朱允熥南下的。
大環境如此的情況下,解縉支援出一督辦,兩戊吏,絕對是大手筆。
“督辦還是不夠,至少需一位高階督辦才行,小五指峰地區畢竟怎麼說也有三四萬人口!”朱允熥搖頭道。
督辦,高階督辦,所差就是年限,可年限除開代表資歷外,更代表了經驗。
“我剛想到一個人,或許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就是有點小問題!”解縉歪著腦袋看著朱允熥。
“少廢話,直接說!”
“宋柏星,宋家的嫡子,大明秀才,原海口府戶典房人員,一直跟著吳俊混的,在基層做了四年,經驗豐富的很,,去歲的季風季節還救了幾個人。
若非宋家嫡系的身份,之前宋家的態度,此人早就被提拔上來。
如今夜校剛剛結業,得了金硯臺獎,考慮到之前四年的資歷,外加本就有過負責一攤子的事的,因此直接跳過見習期,直接授督辦銜。
此人雖說官階督辦,但能力,格局,絲毫不差。
按照規矩下放地方,高半階任用,小五指峰環境更差,完全可以代一個高階督辦!”解縉快速說道。
宋柏星?
對於瓊海高層而言就是一小透明,朱允熥聽說此人,也是在吳俊介紹後,只是解縉是怎麼知道宋柏星的,“吳俊最近在做人口登記工作,他手下就一個宋柏星還能用,你這不會是打算挖吳俊的牆角吧!”
“幾個意思,什麼牆角不牆角的,我這是在給三爺你選才,這叫做良才而用,力推主薦,可怎麼到了三爺您嘴裡,我解縉就成了一小人?
這還有天理嗎?”
解縉一副我們之間是否有誤會的目光看向朱允熥。
“別人怎麼想的,我不知道,但輪到揮鋤頭,你解縉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李增枝順手補刀。
惡劣!
解縉人不錯,早年有些書生意氣,張狂的要命,這才有了老朱喊了解放入京,將解縉帶回老家再教育的典故。
歷史中的這場再教育,明顯沒有將解縉教好,不然也會混個凍斃與雪夜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