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主力軍隊的實力,都不如我們越國城防軍的實力。
慶王姜之魚,真給帝國軍人丟臉。
慶國實力這樣弱,他們還把國內三分之一的軍隊,派往唐國支援。
現在慶國國內,只剩下三萬軍隊駐防。
這可是慶國的駐防軍隊,本王都不知道,他們會弱到什麼程度。
桂國如果選擇回援,本來就僵持的主戰場,聯盟軍隊必然能反推回去。
桂國如果選擇不回援,慶國將會被涼國大軍攻陷。
這讓其餘盟國怎樣想?
四國聯盟必將會分崩離析。
桂國看似有選擇,它其實已經沒有選擇。”
齊王蘇銘沉思片刻,說道:“此計甚妙!慶國乃四國同盟重要的後勤國。
慶國為四國同盟提供戰車和卡車所用的柴油,大量的糧食和礦產。
慶國的勞工,也在前線修建各種工事。
若慶國受襲,四國同盟必會回援。
守望互助,這是四國同盟之所以能成立的基石。”
涼王蘇蒙也表示認同:“本王認為可行,但偷襲行動需隱秘迅速。
涼國整軍需要時間,涼國加入聯盟的事情,必須要嚴格保密。”
前吳王齊剛毅點了點頭:“涼國開闢第三戰場的事情,全權交給涼王蘇蒙負責。
我們只需要靜待涼王蘇蒙的好訊息。
我們詳細規劃主力部隊作戰方案,讓四國同盟深信我們的主攻方向,看不出來這是佯攻。”
越王白元貴道:“這件事情好辦,讓前線的軍隊加大力度。
桂國感受到壓力,他們也沒有時間多想。”
晉王李鳳鳴說道:“涼國要做好預案,防範四國同盟不惜一切代價從前線撤軍,去支援慶國。”
眾人開始就細節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電話中的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緊張和專注。
在激烈的討論中,一個初步的戰略方案逐漸成形。
眾人都深知,這一戰略的成功實施將決定著聯盟的未來和無數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