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局勢交給歐洲國家自己管,我們沒必要摻和。”
大都督趙毅則立刻反駁道:“王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各國都在謀求發展,若我們一味求穩,遲早會被時代淘汰。
我們應當抓住這個機會,建立一番事業,讓涼國更加強大。
再說我們不主動介入歐洲局勢,等到歐洲各國分出勝負,我國就危險了。
如果沒有石油,我國還能安穩。
我國是距離歐洲最近,不屬於帝國的產油地區。
現在我國的情況,那就是小兒持金過鬧市。
必須要找到靠山,才能安穩。”
涼國的主戰派與主和派,已經不是第一次爆發衝突。
中立派的戶部尚書李宏也附和道:“趙大人說得對,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提升涼國地位的良機。
若能與他國聯盟,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涼國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這時,禮部尚書陳輝站出來說道:“但戰爭充滿變數,一旦失敗,我們將面臨滅頂之災。還是應當謹慎行事。”
總參謀長林宇則慷慨激昂地說道:“王上,臣等願為涼國的未來赴湯蹈火。
若總是畏懼風險,我們將永遠無法邁出前進的步伐。
聯盟現在處於下風,但他們的戰爭底蘊更強。
我國現在加入,那就是雪中送炭,還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一時間,大臣們爭論不休。
涼王蘇蒙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意見,心中不斷權衡著利弊。
那些主張安於現狀的大臣們,多是文官,他們更想求穩求安。
而大部分年輕的大都督府將軍們,則懷揣著雄心壯志,渴望為涼國建立一番偉大的事業。
這場討論持續了許久,涼王蘇蒙始終沒有表態。
他明白自己一旦表態,這些官員必定會放棄自己的立場,來迎合他的立場。
這不利於,涼王蘇蒙對於國內情況的判斷。
他明白,這個決定將影響涼國的未來,必須深思熟慮。
涼國的主戰派與主和派一直在爭論。
他們知道自己說服不了對方,但卻可以說服中立派和涼王蘇蒙。
隨著兩方吵架越來越激烈,大都督逐漸佔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