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惶恐,望前輩恕罪。”安妍語氣很是恭敬,頭也不敢抬,卻不帶一絲遲疑,顯然是下定了決心。
沉默片刻,唐易說道:“若你不主動開口,此次我定不會提點與你。”
“謝前輩。”安妍大喜,慶幸自己做了正確決定。
安妍的心思唐易一直非常清楚,他了然癥結所在,因此遲遲未主動提點,安妍身為一派之長,可謂盡心盡力,正因如此,瞻前顧後太多,反而失了機緣。若此次她無勇氣主動求教,即便唐易指出亦是無用,今日她既然能邁出這一步,日後還丹的希望大大增加。
“以安宗主之齡,分心門派諸事下,還能如此快的築基圓滿,算是難得。”
“前輩過獎。”
“非是過獎,修行界中眾多修士即使心無旁騖,修行的速度也不及安宗主,更何況許多人連築基這關也過不了。”唐易說道。
“還望前輩指點。”安妍很是誠懇。
“指點談不上。”唐易搖搖頭:“只是建議罷了,你的根基渾厚,單說修為若還丹應是無礙,癥結便是心境因素。”
“晚輩愚鈍,堪之不透。”安妍暗自苦笑,她心知肚明關結所在,然明白並不意味著能夠解決。
“何必非要堪透。”唐易語氣平靜:“人生來便有執念,或權勢富貴,或境界修為,或人世親情,說到底,這修道不亦是一種執念,只是自身格局有所不同。世間有句話叫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修道亦是如此。偏居一地,便如坐井觀天,不識天下之大,死抱著功法道訣修習,亦是無用。”
這番道理並不複雜,對安妍來說卻如醍醐灌頂,她原先總以為是對門派的執著束縛自己,皆因不能破除執念,由此不得超脫,卻是越陷越深。
“若有機會,安宗主放下宗內雜事,到這天下走一走,看一看,說不得便能觸到另一番天地。”唐易微笑道。
“謝前輩。”安妍很是感激,彷彿看到了希望,雖不知這希望是真是幻,可總算是一條前路,自己走上一遭,通與不通,總是勝過漫無方向。
看著安妍恭敬告退,唐易若有所思,無論是師尊,還是林立可,甚至程孝先,對門派的眷戀和執著並不亞於安妍,卻未妨礙他們成就還丹,自不是他們放下了仔肩,而是這些並未成為還丹的障礙。安妍身為宗主,見多識廣,而這些年她的見識只是以一位宗主的視角去看待,不夠純粹,太過片面,若換種方式去體驗,想必能收穫甚多。
正如同唐易於小千世界一般,他之前的根基雖然很是渾厚,然心性太過平靜,太過清冷,這種心境利於求道,亦有弊端,只這樣想丹成一品,便絕無可能。還丹即是脫凡,當得真仙之名,若連凡人都未曾做好,何談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