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是兵家大聖。
排兵佈陣,自有深意。
孔剛和項羽硬碰硬,自然是為了消耗項羽的實力。
而趙高的天下極速,無疑會激起項羽的火氣。
高大全甚至可以想象,章邯的攻擊定然是正奇相加,無比難纏。
但是最終的殺手鐧,還是蓋聶。
高大全已經感覺到,蓋聶體內的那把劍在不斷的發出劍鳴。
高大全並沒有深入學習過劍道,但是對於劍道並不陌生。
以身磨劍,是最痛苦的一種方式。
將劍種在體內,與全身骨血交融,最終達到真正的人劍合一。
那種痛苦,絕非普通人所能承受。
而那種危險,堪稱九死一生。
不過但凡種劍成功,劍出那一刻,都必然是石破天驚。
現在蓋聶身上湧動的劍意,就讓高大全有些心驚。
他甚至感覺到了威脅。
比起當初項羽給他帶來的威脅更大。
高大全明白,並不是說蓋聶比項羽強大,而是蓋聶畢其功於一役。
就好像是修煉閉口禪的苦行僧,他們修煉閉口禪多年,在第一次開口的那一瞬間,威力定然是石破天驚。
蓋聶便是如此。
項羽的感知力縱然比高大全稍差,但是也不會弱太多。
所以蓋聶的危險,項羽也很快就察覺到了。
對孔剛的速戰速決,是因為項羽意識到了這是他唯一一個取勝的方式。
但是趙高的天下極速限制了他。
讓項羽只能被動防守。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項羽雖然行事粗豪,但是一進入戰鬥狀態,就變得滴水不漏,防守密不透風。
雖然很快就變成了一個血人,看上去趙高大佔上風。
但是在場的人都能夠看懂,其實趙高一直就沒有奈何的了項羽。
反而趙高本人已經消耗了極大的精氣神。
一直維持這種狂風暴雨般的攻擊,即便是對趙高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