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笑不敢,只是心驚啊。範先生,張良先生,還有韓信將軍,都是兵家的國士之才。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王翦感慨道。
他沒有提項羽。
項羽神色鐵青,卻沒有對王翦提出異議。
他之所以這樣生氣,並不是因為他完全不相信劇情會這樣發生。
正是因為心底的那一絲恐懼,他才會如此的暴躁。
范增的軍事才華,沒有人比他更明白。
從前,他一直以為自己就算是離開了范增,一樣能夠戰無不勝。
從《鴻門宴》這部電影來看,他也確實做到了。
但是直到此刻項羽才明白范增存在的意義。
范增不是為了幫他打勝仗的。
范增的存在,是幫助楚軍內部除了項羽之外的人打勝仗,並且教他們怎麼打仗。
這便是謀士的作用。
不然,兵家內部何以將謀士的地位提到與將軍相提並論的高度?
《鴻門宴》的劇情在繼續發展。
項羽看到了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韓信半渡而擊,大破龍且,龍且當場身亡。
這是他麾下最後一個大將。
龍且死後,項羽獨木難支。
韓信也終於將目光放在了項羽身上。
如果是同樣的兵力,韓信未必是項羽的對手。
但是此刻,韓信手中執掌的兵馬,已經十倍於項羽。
天下大勢已定,除非項羽能夠製造奇蹟。
可是,韓信又豈會如此不堪?
就算是現在端坐在主位上的項羽,此刻也不認為自己還能夠贏得這場戰爭。
對於韓信的錯失,也確實是他此生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