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美已經被高大全打擊的開始懷疑人生了。
今天之前的陳世美,是從來不懷疑自己才華的。
但是高大全所作的詩詞,讓陳世美知道了,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他絕對沒有希望超過高大全。
和高大全比這個,簡直是自取其辱。
陳世美迫切的希望文試儘快開始下一場,他最慶幸的就是文試並非一場定輸贏。
可惜,他只是一個參賽選手,而且還是一個被吊打的參賽選手。
沒有人會徵求他的意見。
在幾個評委都打分過後,確認自己不會因為故意拉低高大全的分數而得罪那些詞人,他們才小心翼翼的開始了自己的質疑。
評委當到這個份上,他們都要哭了。
“衙內,我感覺你這首詩好像不是很全啊,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李清照第一個開口。
她對高大全的好感表達的最為明顯,所以也不怕別人說她打壓高大全。
對李清照的問題,高大全只能苦笑。
不愧是千古才女,眼光確實好。
這本來就是原詞的上半闕。
關鍵是下半闕引用了典故,而那些事情尚未在這個位面發生,如果高大全寫出來,只會引來更大的質疑。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是說的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的愛恨糾葛,高大全根本解釋不清楚。
反倒是第一句中的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個更好解釋,因為在這個位面,秋扇見捐意思就是女子被棄,所以合情合理。
真正的原因,高大全自然不能對李清照說。
看了一眼陳世美,高大全知道也是時候上正餐了。
“易安居士好眼力,這首詩我確實還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因為在下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高大全故意將話說的模糊不清。
李清照果然上當,繼續問道:“為什麼無從下手?”
高大全解釋道:“因為這首詩,是我根據一男一女的感情所寫的,但是這段感情最終結局如何,我現在還不得而知。所以,這首詩只完成了一半。”
高大全這樣說,幾個評委都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