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火炮射出去的一刻,瞬發的火星子倒映在虞燕眼中,她似乎好像看到了百年之後那個炮火轟鳴的年代。
“感覺怎麼樣?”康熙笑呵呵地問道。
虞燕放下手中的火繩槍,嘴角輕輕上揚,睜著亮閃閃的雙眼看向康熙:“這東西好厲害,若是戰場上面每人都能配備這樣一把武器,咱們大清出徵一定無往不勝!”
康熙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指著鄂倫岱道:“你大舅爺就是負責火器營的,裡頭幾千人都是專門練這個的。還記得從前出征噶爾丹的時候,咱們也用了這些東西,羅斯那邊的火器壓根比不上咱們大清,靠著這些東西那時候可是把噶爾丹打得落荒而逃。”
虞燕輕輕摸著手裡的槍,頓了一下說道:“可是……”
她話音一轉,其餘人的目光也都看向了她:“這東西用起來是不是有點危險,萬一行軍打仗的時候人站得密集一點,點火的時候豈不是很容易傷到旁邊的人?”
“而且……它的射擊速度好慢啊。”虞燕轉頭看一下站在一旁的鄂倫岱:“難道沒有那種能連環射擊的槍嗎?”
鄂倫岱先是一愣,他下意識地抬頭看向康熙,虞燕口中所說的這種槍其實是有的,只不過這種槍目前為止只造出來過一把,而這一把正是康熙自己本身的藏品。
戴梓被流放盛京之前曾經發明過一種名叫“連珠銃”的武器,銃背是彈匣,可以貯存整整二十八發火藥鉛丸。這種火銃的銃機還有有兩個,相互銜接在一起扣動起來很方便。
這種槍不僅簡化了裝填的流程,而且改革了機輪的設計讓射速變得更快,但是這種槍有個很明顯的缺點,裡面裝填的火藥一直會處於一個非常鬆散的狀態,打出來的威力並不大,還會影響槍的射程。
所以戴梓製造出來這種槍之後,雖然立刻上供給了康熙,但並沒有大量的進行批發生産。
康熙垂眸片刻後笑著抱起虞燕:“烏勒登見過能連環射擊的槍?”
人是很難想象出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的,更不要說像額林珠這樣年紀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任何火器的孩子,康熙疑心是有人想借這孩子的口來為戴梓說話。
虞燕搖頭:“沒見過,但是白晉師傅上午給我們講西洋學的時候正好提到他們那有一種槍叫燧發槍,不用像咱們一樣先點燃火繩才能扣動扳機發射彈藥,他們那的槍裡面裝了一個叫做燧石的小東西,扣動扳機後就可以把石頭打在火門上,一下子就能點燃火藥發射出去。”
“他們那種槍雖然也還不能連環射擊,但是射速肯定比咱們家的這個槍要快。”
虞燕說的這些話可沒有一句是騙康熙的,白晉上午給他們講解西方天文學和人文社科類的事情的時候,她可是找了不少機會才讓他提到燧發槍。
她對於十七世紀的法國軍備其實並不瞭解,但託了高中同桌是個資深的歷史軍事迷的好處,虞燕還是依稀記得在清朝仍舊使用火繩槍的情況下,法國已經開始發明更先進的燧發槍了,這種槍甚至從十七世紀中葉一直流行到了十九世紀。
不知道為什麼白晉一直在這方面對康熙諱莫如深,可能哪怕他現在在為清廷辦事,但是心裡面始終還是顧念著家鄉的。
所以如果不是虞燕一直追在他屁股後面問,恐怕再過上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康熙也不會知道現在在歐洲所用的槍械是哪一類。
因為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和歐洲那邊打過仗了。
弘皙上課的時候也聽到了白晉說的話,他在此刻倒是能給虞燕作證:“烏勒登弟弟說得不錯,白晉師傅確實說法蘭西那邊用的燧發槍射擊過程要更簡單,而且聽說生産的成本也很低,他們那邊幾乎軍隊裡麵人手配備一把。”
是不是人手配備一把虞燕倒是不知道,也有可能是白晉在那邊大誇其詞,想要在他們這些孩子面前顯示一下法國的國力。
但是這些話一旦被搬到了康熙面前,這位不管是在政治、文化還是軍事方面嗅覺都非常敏銳的君主此刻已經眯起了雙眼。
“朕倒是從未聽他說起過這件事情。”他語氣聽起來似乎很平淡,但是像鄂倫岱這種深知自家表弟是個什麼脾氣的人瞬間就反應過來康熙的疑心病又要犯了。
康熙對這些各個國家來的傳教士表面上給人的感覺還是十分尊敬的,但是實際上他的心底和骨子裡是看不起這些遠夷之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