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穿越成雍正女兒後> 第106章 魚鱗圖冊 她的女兒就應當過更好的日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6章 魚鱗圖冊 她的女兒就應當過更好的日子…… (1 / 3)

第106章 魚鱗圖冊 她的女兒就應當過更好的日子……

貿易戰在現代指的大部分都是透過關稅或者非關稅壁壘, 限制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與此同時再透過傾銷和外彙貶值等手段來搶奪國外市場,但是此時虞燕口中說出來的“貿易戰”則遠遠沒到那個地步。

張家以販糧為生, 正是因為他們壟斷了此地大部分的糧米, 再加上馬上又要到洪水頻發的季節, 此地百姓生活都需要倚仗他們家的糧行, 所以才能在李衛面前如此有恃無恐。

而虞燕手中最不差的就是糧食。

康熙雖然退位後將大部分的正式都託到雍正手裡任憑他處置,但對於孫李兩家人仍然存著幾分香火情,所以若是虞燕想要殺雞儆猴, 只能從張家下手。

恰好, 張家還是廉郡王的姻親, 她動起手來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

“大人在這裡駐足多日,想必對張家糧行也有幾分了解?”

李衛引著二人往宅院裡走, 原本他心裡還在盤算該如何按照公主和額駙,卻不料虞燕壓根沒在意自己的住所, 而是已經將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張家糧行上。

“奴才慚愧,這段日子以來唯一打聽得到的就是糧行近半月來的進出貨總額, 其中囤積的糧食約莫能供全城百姓吃上大半年。”李衛嘆了口氣。

“公主的四海通商會在此地盤下的糧行名喚德盛行,裡頭供的米都是新米, 價格要比張家的每石一兩四錢要再高一點,普通人家為了節省點銀兩, 大部分人恐怕還是會到張家去買陳新混雜的米,畢竟有些莊戶人家不計較這些。”

打價格戰麼?有點意思。

虞燕只是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等李衛走後星德把屋內的燈燭點起來, 她就著燭光拿了墨筆過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星德湊過頭去看,恰見上面寫著“每石一兩, 捆綁糧籌,竹籌刻有編號記錄購買者住址,紅籌填寫買戶田畝數。”

“百姓購米一般都是按月囤積,再過兩個月就是南邊容易洪澇的時候,本月底應該會有一波屯糧的買賣。”星德坐在虞燕身邊疑惑道,“只是燕燕你這上面寫的紅籌填寫買戶的田畝數,這該如何確保他們報上來的田畝數是真實的呢?”

虞燕忍不住摸了一把他的臉,隨後若無其事地收回手解釋道:“有魚鱗圖冊在,根據魚鱗圖冊來核驗便是了。”

她這次來江南幫李衛一起推行攤丁入畝還是在自家阿瑪面前提了要求的,若是此趟差事辦得好,雍正允諾特賜她上朝聽政的權利,一應待遇都按照親王來。

所以虞燕在來之前就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她先是修書一封給如今恰好在江南這邊辦學順帶處理商會事宜的戴鳴琅,隨後自己又親自跟在戶部那些大人身後學了許久關於測量田地的法子,對著攤丁入畝的政策翻來覆去的研究了小半個月,這才帶著星德和會勘測田地的匠人一道下了江南。

魚鱗圖冊是一種土地登記簿冊,圖冊中詳細登記了每塊土地的編號、土地擁有者的姓名、土地畝數等,並且還把土地的形狀繪製成圖,每冊前面又有土地的綜圖,彷彿魚鱗一般。

這東西原本應該是放在每縣的縣令處才是,但是張家所在地的縣令面對李衛要求他將魚鱗圖冊送來時卻一再推諉,只道前任縣令交接之時似乎遺失,如今正在重新彙編,恐需半月才能將重新編撰好的魚鱗圖冊交到欽差手中。

李衛苦著臉來後院找虞燕的時候卻發覺自己撲了一個空,一問派來服侍公主的下人,他們都說公主一大早就帶著額駙出去了。

負責德盛行的掌櫃是個夫婿早亡的寡婦,因為她孃家姓盛,人們一般喚她盛娘子。

盛娘子早年間是窮苦人家出身,大字不識一個,只是少年時長得好看被路過的行商看中了聘回家,後來夫妻很是恩愛了一段時間,結果夫婿在外出行商的途中遇到了劫匪,貨物不翼而飛不說人也沒了,當時盛娘子夫妻膝下只有一個女兒,族中以其無子為由搶奪了她們的田産和莊子。

好在盛娘子自己跟在行商後面學了好幾年倒賣貨物的本事,算盤打得快不說人也敞亮,鳴琳當初見她可憐,因此特地寬了條件允她來這裡擔任掌櫃的活計,這才讓她養活了自己和女兒。

虞燕是特地來看看壓低價格之後賣糧的情況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