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許褚來到鄢陵縣後,顯而易見的,鄢陵縣的氣象開始往好的方向運轉。
靠著張奉、龐湛、徐庶和郭嘉等等人才的鼎力相助,官吏各安其職,百姓各安其事,許褚一下子突然變得清閒下來。每天除了和典韋對練武藝,巡視下軍營,聽聽彙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要做。
許褚發現,他是真打不過典韋。典韋精通各種兵器,尤其擅長使用雙戟,許褚與他一鬥,除了力氣上不怎麼吃虧,其他地方都佔下風。
與典韋相處的日子,和張氏的婚事,也慢慢在操辦中。漢時婚禮依周制,較唐、宋、明等時期相比簡約許多,但仍得一步步走流程。
納采(男方送女方定情信物)與問名(顧名思義)兩道程式走完,徵得女方同意後,這天許褚就準備給女方家裡下聘書,並吩咐陳義準備彩禮,等納吉過後便送上禮書(禮物清單)。
陳義領命而去,沒多久折回來,跟許褚報告說東城外有來了十幾家外地富戶,要求見許褚。
“當真?太好了!”許褚叫上典韋,帶了十幾個隨從趕到城東,只見人頭攢動,輜重車輛數不勝數,對鄢陵縣來說,又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
許褚一來,馬上有人過來接洽,問過話後,這些人分別來自沛國以及汝南南部一帶。時人戀鄉情重,輕易不願背井離鄉,若不是家鄉實在呆不下去,肯定不願意出走。在何儀作亂的同時,不僅潁川南部的黃劭響應,汝南等地比如何曼、龔都、劉闢等亦同時起事。而除了許褚這邊將賊亂控制住外,其他地方征剿不利,暫時趕跑黃巾後,百姓依舊日夜擔心受怕。
“諸位信任許某,許某感激不盡。”許褚一一噓寒問暖過去,讓這些遠道而來的人頓覺親切。其中有一五十多歲的甘姓富戶,更是泣涕不止,悲傷道:“四年前沛國動亂,我曾離鄉奔赴陳留投靠遠親。一年後聽說動亂平息,便舉家返回。誰想安生日子沒過多久,賊亂又起,戰戰兢兢,憂心忡忡,只盼能在鄢陵縣過上一段安穩日子,這輩子也就沒什麼遺憾啦。”
許褚嘆了口氣,寬慰幾句後,讓人把徐庶叫來,這些人不下千數,還是讓徐庶安排比較妥當。
毫不誇張的說,徐庶此時肚子裡裝著整個鄢陵縣,人口戶籍、田畝荒地,幾乎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徐庶一到,馬上建議許褚把城北那塊地方都劃給這些人安居。那裡曾是黃巾重災區,罕無人煙,現在何儀已除,正好派上用場。按各家人口多少分配田地給他們,入了戶籍後,又是賦稅來源。
其中最大的一戶人家正是甘家,家人奴僕共計兩百多人,徐庶突然想起一事,問甘家家主,“可認得甘蘇?”
甘翁驚喜道:“認得,認得,正是我當年失散的女兒!”
……
……
“元直啊,那甘蘇一直都住在你家裡吧?”回到縣衙後,許褚問向徐庶。當初甘蘇開始是安住在許褚府中,後來張氏有意嫁女,甘蘇就住到徐庶府裡。其實不管許褚還是徐庶,基本都不會去自己府裡住,甘蘇也是一個人生活。
徐庶愛慕此女,現在人家裡人也來到鄢陵,正好收了。不過在徐庶眼裡,這更是一個許褚壯大自己的好機會。
“主公,可還記得吳裡?”
許褚想了會兒,才終於記起縣衙大牢裡還關著個吳裡,便問徐庶道:“元直可是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