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賈政與手下眾官員的認真巡查督造,這裡災區的百姓條件相對來說已經很好了。只是仍有些人或者吃不飽的,或者等不及的,或者另有要求的,推搡之間,難免生事。幸好有衙役與薛家的夥計時刻看管著,才沒有鬧得亂哄哄。
薛姨媽此時正在細心為災民盛粥。她只當自己是個好心婦人,因為不忍百姓受災,來此大發善心。所以盛粥的時候,她完全沒有架子,也不拿大。即使碗中已經很滿了,還要再問一遍,“夠不夠”,遇到小孩與老人時,她總要笑著叮囑一句“小心燙”。
薛姨媽盛了一會兒粥,想到了什麼,又吩咐管事道“咱們庫裡不是還有許多幹菜嗎?你也分給各處災區的管事,讓他們與粥一同分給百姓們。”
管事聽罷立刻應下了,就去做事。
王夫人遠遠看見薛姨媽手腳麻利地為災民盛粥,也露出了笑容。
“姐姐來了。”薛姨媽看到王夫人過來,就放下勺子,挽住姐姐手臂。
“還順利嗎?”王夫人問道。
薛姨媽笑著點點頭,又道“寶丫頭已經安排妥了,我不過是幫人盛粥,頂替夥計們,讓他們歇一會兒罷了。”
“那我也去幫會兒忙吧。”王夫人說罷,也走到一處大鍋前,頂替了一位夥計,幹起活來。薛姨媽看姐姐不太熟練,便在旁邊幫忙拿著碗,王夫人只管往裡面倒粥就好。
這邊姐妹倆配合默契,那邊幾個孩子也是如此。
黛玉和寶釵一個盛粥,一個將粥碗遞給百姓,寶玉探春,香菱襲人做法相同。孩子們年紀雖小,但行事中自有一種不慌不忙的穩重與優雅,不一會兒就很熟練,速度也很快。
姐妹幾個都心善,若是看到獨自來排隊的小孩子,總要另給一隻雞蛋。旁人看到只有小孩兒有,也不好說什麼。
王夫人與薛姨媽姐妹倆原本都是心直口快的爽利性子,又天生一種親和慈愛的氣質。很快都適應了這個活計,也都能說笑著與災民們聊些閑話。
賈政忙完自己的事,看到四處的粥棚已經分發得差不多了,災民們都吃上了晚飯。於是他也就吩咐手下官員先去用飯。官員們的飯仍是白粥,只是每人可以配一點醬菜。
忙完這些,賈政就去薛家粥棚那裡。
看到孩子們適應得如此之快,頭一日便能幫忙,賈政實在滿意。若是放在一年前,他是想象不到這些金尊玉貴的孩子,夫人們,竟也能做來伺候別人的事情。
眼看著那邊隊伍末端的百姓都端著粥碗,滿意離開,忙碌了很久的孩子們夫人們,這才能喘口氣。
賈政自己拿了兩個凳子,放到王夫人與薛姨媽旁邊,又扶著王夫人坐下。孩子們也有薛家夥計準備的小板凳,也都坐著休息了。
賈政又與書文一起,每人給盛了一碗粥,又送到她們面前。
“原諒我待客不周了!”賈政笑道。
王夫人與薛姨媽見狀,相視一笑。吩咐人去拿她們提前準備好的小菜。
“都是現成的,直接就能吃了。”薛姨媽笑道。
“多虧你們想得周到,今日我也能蹭一口吃的。”賈政笑笑,先吃起了粥。
這一個多月來,每日都是這樣勞累,賈政早已習慣。吃飯快一些,便能省下時間多休息一會兒。
眾人從來沒有受過這樣勞累,也沒什麼可挑剔的,喝著白粥,配著各種小菜,也算豐富,很快就用好了晚飯。
因為茅屋數量有限,只好安排女孩們住了一間。另外王夫人與薛姨媽住在馬車上,寶玉自己單獨睡馬車。賈政與其他官員一起,在隔壁的茅屋裡打地鋪。